尺骨鹰嘴骨折是发生在尺骨鹰嘴部位的骨折,由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康复训练分早期、中期、后期且不同年龄患者有调整。
一、病因
1.间接暴力:较为常见,当肘关节处于过伸位时,肱三头肌猛烈收缩,可造成尺骨鹰嘴撕脱骨折,这种情况在青壮年中相对多见。例如,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如篮球运动中突然的发力导致肱三头肌牵拉尺骨鹰嘴。
2.直接暴力:如肘部受到直接的撞击、打击等,暴力直接作用于尺骨鹰嘴部位,导致骨折,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或有局部外伤史的人群。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受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尤其是在肘关节活动时,疼痛会加剧。
2.肿胀:骨折部位周围会出现肿胀,随着时间推移,肿胀可能会逐渐加重。
3.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骨折的影响,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患者难以正常屈伸手臂。
4.畸形:严重的尺骨鹰嘴骨折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畸形,可触及骨折端的异常隆起或凹陷。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肘关节的压痛部位、活动情况以及是否有异常的骨擦感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尺骨鹰嘴骨折的常用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通过X线片能看到尺骨鹰嘴处的骨质连续性中断。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尤其是骨折块移位不明显或需要更清晰了解骨折细节时,CT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四、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情况,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屈曲20°-60°位,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在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和血液循环,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对于儿童的尺骨鹰嘴骨折,由于儿童骨骼的生长潜力较大,部分轻度移位的骨折可能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较好的预后。
2.手术治疗:当骨折移位明显,如骨折块移位超过2-3mm,或骨折涉及关节面超过30%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尺骨鹰嘴的解剖结构和关节面的平整,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张力带固定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等。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老年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骨折情况等,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早期恢复关节功能,但也需要评估手术风险;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五、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术后1-2周):术后早期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上臂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不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
2.中期康复(术后2-6周):逐渐增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训练,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或主动-辅助的肘关节屈伸练习,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加强肘关节的力量训练和全面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可通过使用握力器等进行力量练习,逐步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如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如穿衣、洗脸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康复训练的进度和强度需要有所调整,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更加轻柔且注重引导,老年患者则要根据其身体耐受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