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喉炎是咽喉黏膜等的急性炎症,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诱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避免刺激)、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免疫正常者可观察,特殊病毒感染用抗病毒药,明确细菌感染用抗菌药)、局部治疗(含漱液含漱、咽喉含片),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谨慎用药,老年人需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的影响,孕妇用药要谨慎咨询医生。
一、急性咽喉炎是什么
急性咽喉炎是咽喉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受凉、过度疲劳、长期接触粉尘或化学物质等因素易诱发。病毒方面,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常可引发;细菌感染则多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相对更易患病,生活中过度用嗓、接触污染空气等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急性咽喉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与多饮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力。同时要多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促进新陈代谢,一般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儿童需根据年龄适量调整饮水量,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避免刺激因素:避免过度用嗓,尽量少说话;避免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保持所处环境空气清新、湿润。
(二)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一般可观察等待,因为多数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但对于免疫缺陷者等特殊人群,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抗菌药物: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化脓性病变等情况,可使用抗菌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原体类型合理选择,例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青霉素为首选药物,但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儿童使用时更要谨慎评估。
(三)局部治疗
含漱液:可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等含漱,起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含漱时头后仰,张口发“啊”声,使含漱液能清洁咽后壁,儿童含漱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防止误咽。
咽喉含片:如碘喉片、薄荷喉片等,可起到局部杀菌、消炎、止痛、清洁咽喉等作用,儿童使用含片时要注意防止噎呛。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急性咽喉炎时,由于其免疫系统更脆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情况。在治疗上,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例如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有较大副作用且非必需的药物,局部治疗时含漱液的使用要防止误吸,使用含片要防止发生窒息等意外。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急性咽喉炎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例如使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在一般治疗中,休息要保证充足,但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方式,多饮水也要注意避免因过多饮水加重心脏等器官负担。
(三)孕妇
孕妇患急性咽喉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治疗是基础,药物选择要咨询医生,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局部含漱等相对安全的局部治疗方法为主,避免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