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可致牙齿松动,需先通过检查评估严重程度与松动度,然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牙周手术治疗(翻瓣术、植骨术),还可对松动牙进行暂时性或永久性固定,治疗后要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复查并管理全身健康。
一、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及评估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毒素会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槽骨吸收、牙周膜纤维破坏等,从而导致牙齿松动。首先要通过口腔检查、X线片等评估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以及牙齿松动的程度,比如牙齿松动分为Ⅰ度(松动幅度在1mm以内)、Ⅱ度(松动幅度在1-2mm之间)、Ⅲ度(松动幅度大于2mm)。
二、针对牙周炎矫正牙齿松动的治疗措施
(一)牙周基础治疗
1.龈上洁治:通过超声洁治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一般成年人每年可进行1-2次龈上洁治来预防和控制牙周炎,对于牙周炎患者更是需要定期进行。对于儿童,也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家长可帮助儿童进行正确刷牙等。
2.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用比较精细的器械去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结石、菌斑以及被毒素污染的病变牙骨质,这对于去除牙周深部的刺激因素非常重要,能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
(二)牙周手术治疗
1.翻瓣术:如果牙周炎比较严重,基础治疗后效果不佳,可考虑翻瓣术,通过翻开牙龈组织,直接清除深部的菌斑、牙结石等,修整牙槽骨形态等,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操作需要根据其身体状况等进行调整,比如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手术需更加谨慎。
2.植骨术:当牙槽骨吸收严重时,可进行植骨术,植入自体骨、异体骨等材料来促进牙槽骨的修复,从而增强牙齿的支持组织,缓解牙齿松动。
(三)松动牙的固定
1.暂时性固定:对于一些松动度不大的牙齿,在牙周炎治疗过程中可采用暂时性固定,比如使用牙周夹板,将松动牙与相邻的健康牙固定在一起,减轻松动牙的负担,让其得到一定的休息和恢复。对于老年人,可能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等是否合适;对于儿童,由于牙齿还在发育,暂时性固定要考虑到后续牙齿替换等情况。
2.永久性固定:当牙周炎得到控制后,如果牙齿松动仍较明显,可考虑永久性固定,比如通过金属丝结扎、树脂粘结等方法将松动牙与邻牙固定为一个整体,增强牙齿的稳定性。
三、治疗后的维护与康复
1.口腔卫生维护:患者要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还可使用牙线、冲牙器等辅助清洁。不同年龄的人群刷牙方法的正确程度可能不同,儿童需要家长帮助监督和指导正确刷牙;老年人可能牙齿、牙龈等情况特殊,要选择合适的牙刷等口腔清洁工具。
2.定期复查:牙周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检查牙周情况、牙齿松动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比如复查时发现有新的菌斑、牙结石等要及时进行清理。
3.全身健康管理:一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如果患者有全身疾病要积极控制,比如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对于牙周炎的治疗和预防牙齿松动复发非常重要。不同全身状况的患者康复措施有所不同,比如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还需要注意饮食等多方面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