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使用有血糖数值标准,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经非药物干预不达标可能需用胰岛素,不同孕期有特殊考虑,肥胖及有不良妊娠史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重视胰岛素使用以控血糖保母婴健康。
一、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使用的血糖数值标准
(一)空腹血糖
孕妇空腹血糖若≥5.3mmol/L,经饮食控制等非药物干预后仍不能达标,可能需要考虑使用胰岛素。因为空腹高血糖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增加,当空腹血糖超过该值时,通过饮食等方法较难有效控制,胰岛素可能是必要的干预手段。
(二)餐后血糖
1.餐后1小时血糖:若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且通过饮食调整后不能降低至合适范围,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餐后1小时高血糖会影响母体和胎儿的代谢平衡,长期过高的血糖环境不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
2.餐后2小时血糖:当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经饮食等非药物干预后血糖控制不佳时,也可能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餐后2小时高血糖同样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如增加胎儿发生代谢综合征的潜在风险等。
二、不同孕期的特殊考虑
(一)早孕期
早孕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对胎儿的致畸风险增加。当早孕期血糖数值达到上述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标准时,应尽早考虑使用胰岛素,以维持血糖在相对正常的范围,最大程度保障胎儿器官的正常发育,因为早孕期高血糖对胎儿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发育影响尤为显著。
(二)中孕期
中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对血糖的需求增加,同时母体的代谢负担也加重。此时期若血糖数值达到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标准,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更为必要,因为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保障胎儿的正常生长,避免出现胎儿过大或过小等异常情况,影响胎儿的健康和出生后的生长发育。
(三)晚孕期
晚孕期胎儿的各器官已基本发育成熟,但仍在持续生长。若此时血糖数值不达标,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胎肺成熟延迟等问题。当血糖达到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标准时,及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可减少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保障胎儿能够安全健康地发育至合适的孕周出生。
三、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一)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胰岛素抵抗,往往更难通过饮食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来控制血糖。当这类患者的血糖数值达到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标准时,应积极配合医生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肥胖加重了胰岛素抵抗,非药物干预效果可能不佳,而胰岛素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对母体和胎儿的不良影响,如肥胖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较高,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这一风险,同时保障胎儿在相对稳定的血糖环境中发育。
(二)有不良妊娠史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如有既往不良妊娠史,如胎儿畸形、死胎等情况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当血糖数值达到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标准时,必须及时使用胰岛素。因为这类患者再次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高,严格控制血糖能最大程度降低胎儿发生异常的风险,保障此次妊娠的顺利进行和胎儿的健康,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