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骨折即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是否不手术需据具体情况判断,儿童移位不明显等可非手术,成人无明显移位等也可尝试,而复位失败或不稳定、伴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要综合多因素由专业医生个体化评估决策。
一、可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情况
1.儿童患者
年龄与骨折特点:儿童的骨骼具有较强的塑形能力。对于一些移位不明显的孟氏骨折,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非手术治疗可能是首选。例如,3-10岁左右的儿童,其骨骼的生长潜力大,通过手法复位后,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有很大的机会通过自身的塑形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因为儿童骨骼的成骨细胞活跃,在固定过程中,骨折断端周围的骨组织能够较好地进行改建和重塑,从而使骨折部位逐渐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复位后稳定性:如果通过手法复位能够使桡骨头恢复正常位置,并且骨折断端相对稳定,在石膏或支具固定后不容易再发生移位,那么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一般会将患肢固定于屈肘90°,前臂中立位的位置,固定时间通常为3-4周,之后根据复查情况调整固定方案。
2.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且无其他严重合并症的成人患者
骨折移位程度:对于一些成人患者,孟氏骨折的移位不明显,如桡骨头脱位轻度,尺骨骨折端仅有轻度成角或短缩移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的全身情况不适合手术,或者患者自身意愿倾向于非手术治疗,可以尝试非手术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成人骨骼的塑形能力不如儿童,虽然存在一定的恢复可能,但相对儿童来说难度更大。一般也需要进行石膏或支具固定,固定时间可能相对较长,通常为4-6周,并且在固定期间需要定期复查X线,以了解骨折的愈合和桡骨头的位置情况。
二、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
1.复位失败或复位后不稳定的情况
手法复位困难:如果经过多次手法复位都无法使桡骨头达到满意的复位位置,或者复位后很快又发生脱位,这种情况下非手术治疗难以取得良好效果,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一些复杂的孟氏骨折,由于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嵌入等原因,手法复位难以成功,此时手术可以直接切开复位,清晰地看到骨折断端和桡骨头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复位。
复位后稳定性差:即使经过手法复位使桡骨头恢复了位置,但在固定过程中骨折断端或桡骨头容易再次移位,导致复位失败。这种不稳定的情况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来维持良好的复位效果,需要手术干预。手术可以通过内固定等方式来稳定骨折断端和桡骨头,确保骨折能够在良好的位置上愈合。
2.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神经血管损伤:如果孟氏骨折合并有严重的神经血管损伤,如桡神经损伤等,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这种情况下,单纯的非手术治疗可能无法有效解决神经血管的问题,手术可以在复位骨折的同时,探查和处理受损的神经血管,为神经血管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当发现桡神经在骨折处受到卡压时,手术切开复位并解除神经的卡压是非常必要的。
开放性骨折:孟氏骨折为开放性骨折时,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容易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可以彻底清创,清除污染和坏死组织,同时进行骨折的复位和适当的固定,降低感染的风险,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总之,孟氏骨折是否选择不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的具体情况、是否伴有并发症等多方面因素,由专业的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