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的检查包括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测试可确定听力损失情况,声导抗测试评估中耳功能)、耳鸣相关检查(耳鸣匹配测试确定耳鸣频率响度,耳鸣残余抑制测试评估耳鸣受外界声音刺激的变化)、影像学检查(颞骨CT显示颞骨结构,MRI显示内耳软组织结构),不同年龄段患者检查需考虑各自特点及特殊情况。
一、听力学检查
1.纯音听阈测试
意义:这是最基本的听力学检查方法,可确定耳鸣患者是否存在听力损失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频率范围。通过让患者佩戴耳机,分别测试不同频率的纯音在患者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听阈),从而了解患者的听力状况。例如,对于神经性耳鸣患者,可能会发现某一频率或多个频率的听阈异常,有助于判断耳鸣与听力损失的关系。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正常听阈范围有所不同,儿童的听阈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对于儿童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时,需要采用游戏化等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声导抗测试
意义:主要用于评估中耳的功能状态,包括鼓膜和听骨链的情况。通过测量鼓室压力、耳道容积等指标来判断中耳是否存在病变,如中耳炎等。如果声导抗测试结果异常,可能提示中耳病变影响了声音传导,进而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与神经性耳鸣相关。对于有耳部感染病史或耳部不适的神经性耳鸣患者,声导抗测试是必要的检查项目。
二、耳鸣相关检查
1.耳鸣匹配测试
意义:确定耳鸣的频率和响度。医生通过特殊的仪器,让患者找到与自身耳鸣频率相同、响度相近的纯音,从而为耳鸣的诊断和可能的治疗提供依据。不同患者的耳鸣频率和响度差异较大,通过耳鸣匹配测试可以更精准地了解患者耳鸣的特征。在进行耳鸣匹配测试时,需要考虑患者的情绪状态等因素,因为情绪可能会影响患者对耳鸣频率和响度的判断,对于儿童患者,更需要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测试,以获得准确结果。
2.耳鸣残余抑制测试
意义:评估给予外界声音刺激后耳鸣的变化情况。有些患者在听到特定声音时耳鸣会减轻或消失,通过残余抑制测试可以观察这种现象,有助于判断耳鸣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等。例如,部分神经性耳鸣患者可能存在对某些声音刺激的残余抑制现象,这对于进一步了解耳鸣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老年患者进行耳鸣残余抑制测试时,要注意其听力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情况,需要适当调整测试的声音强度等参数。
三、影像学检查
1.颞骨CT检查
意义:可以清晰显示颞骨的结构,包括外耳道、中耳、内耳骨迷路等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骨质破坏、肿瘤等病变。对于怀疑有耳部结构异常导致神经性耳鸣的患者,颞骨CT检查是重要的排查手段。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颞骨CT检查时,需要根据其身体状况和检查的必要性来决定辐射剂量等问题,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谨慎考虑辐射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确保检查必要性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意义: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内耳的软组织结构,如内听道、听神经等情况。对于怀疑有听神经瘤、内耳神经病变等导致神经性耳鸣的患者,MRI检查具有重要价值。通过MRI可以发现一些微小的神经病变等情况。在进行MRI检查时,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其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必要时可能需要在麻醉等辅助下进行检查,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