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全身症状明显,有反应差、嗜睡、少吃、少哭、少动及体温波动等表现;局部感染灶有脐部感染(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和皮肤感染(脓疱疮、皮肤红肿等);各系统受累,呼吸系统有呼吸增快等,消化系统有拒食等,神经系统有嗜睡等,循环系统有休克表现,血液系统有黄疸加重等,病情进展快,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要加强新生儿护理降低发病风险。
一、全身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时,全身症状较为明显。常表现为反应差、嗜睡、少吃(奶量明显减少)、少哭、少动,体温可出现波动,部分患儿体温不升,而早产儿体温常较低且不稳定。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新生儿体内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影响新生儿的整体状态,机体代谢及各系统功能受到干扰。例如,研究发现败血症新生儿的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水平异常升高,这些介质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代谢,导致新生儿出现上述反应差、吃奶少等表现。
二、局部感染灶表现
脐部感染:约有1/3的败血症新生儿存在脐部感染,表现为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蔓延至周围组织,甚至形成脐周脓肿。这是由于新生儿脐部是细菌容易侵入的部位,若护理不当,细菌定植繁殖可引发局部感染,进而可能导致败血症。比如,不洁的脐部护理操作可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侵入脐部,引发炎症反应。
皮肤感染:可出现皮肤脓疱疮、皮肤红肿等表现,脓疱疮表现为皮肤出现单个或多个脓疱,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可结痂;皮肤红肿则是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触之有硬结等。皮肤感染多因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细菌易通过破损皮肤侵入,如新生儿皮肤娇嫩,搔抓、摩擦等可能导致皮肤破损,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三、各系统受累表现
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增快、呼吸不规则,严重时可发生呼吸暂停。这是因为败血症导致机体缺氧、酸碱平衡失调及炎症累及呼吸系统,影响呼吸中枢及肺组织功能。例如,炎症介质可引起肺血管收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等,导致新生儿呼吸功能异常。
消化系统:表现为拒食、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受累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及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如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消化酶分泌减少等,进而出现上述消化道症状。
神经系统:可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惊厥等。神经系统受累与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或炎症介质影响神经功能有关。当病原菌侵入脑膜引发脑膜炎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前囟饱满等;炎症介质也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影响神经传导及功能。
循环系统: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这是因为败血症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肌受损等,进而影响循环功能。例如,炎症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凝血-纤溶系统失调,微血栓形成,阻碍血液循环,出现休克相关表现。
血液系统:部分患儿可出现黄疸加重或消退延迟,这与败血症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及肝脏功能受影响有关;还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等,是由于凝血因子消耗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原因所致。
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进展迅速,若出现上述相关表现,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培养、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因为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对于新生儿要加强护理,尤其是脐部、皮肤等部位的护理,降低败血症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