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牙髓炎可通过就医前含漱(盐水、茶水含漱)、局部放止痛药物临时止痛,就医后行开髓引流、牙髓失活或牙髓摘除术专业止痛,日常要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患牙,儿童、妊娠期、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应急止痛方法
(一)就医前含漱
1.盐水含漱:用温盐水多次含漱,盐水有一定清洁口腔、减轻炎症水肿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盐水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减轻牙髓炎症带来的刺激。
2.茶水含漱:茶叶中的某些成分有一定抑菌、收敛作用,用温茶水含漱也可能暂时减轻牙髓的疼痛不适,但效果因人而异。
(二)就医前局部处理
1.放置止痛药物:如果身边有不含麝香的止痛药膏等,可尝试将其少量放置在疼痛牙齿周围,但此方法仅为临时缓解,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二、及时就医的专业处理
(一)开髓引流
1.原理:化脓性牙髓炎时,牙髓腔内压力急剧增高是导致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开髓引流可以迅速降低髓腔压力,从而立即缓解疼痛。医生会用牙钻打开牙髓腔,让炎性渗出物引流出来。
2.适用人群:所有化脓性牙髓炎患者都需要进行开髓引流来缓解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均可通过此方法快速减轻疼痛,不过儿童在操作时可能需要更温和的操作方式以减少其恐惧心理。
(二)牙髓失活或牙髓摘除术
1.牙髓失活
原理:通过放置失活剂使牙髓组织坏死,从而去除牙髓的活性,达到止痛目的。常用的失活剂有三氧化二砷等,但现在也有相对更安全的失活剂选择。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适合牙髓失活的患者,如牙髓炎症局限、患者身体状况能耐受失活剂作用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在使用失活剂时需考虑其安全性,儿童由于耐受力等因素,使用时需谨慎选择合适的失活剂及操作方式。
2.牙髓摘除术
原理:直接将感染的牙髓组织摘除,彻底去除疼痛根源。通过根管预备等步骤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然后进行根管充填等后续处理。
适用人群:多数化脓性牙髓炎患者经过评估后适合进行牙髓摘除术,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只要符合手术适应证均可进行,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评估基础病对手术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在相对稳定状态下进行手术等。
三、日常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一)日常注意事项
1.保持口腔清洁:患病期间更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可使用软毛牙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可以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等,防止细菌滋生加重牙髓炎症。
2.避免刺激患牙:不要用患牙咀嚼食物,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甜、过酸的食物,这些刺激可能会加重牙髓的疼痛不适。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患者:儿童化脓性牙髓炎患者在止痛处理时要更加注重安抚,操作过程中尽量轻柔,减少儿童的恐惧心理。家长要监督儿童保持口腔卫生,并且在就医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2.妊娠期女性患者:妊娠期女性患化脓性牙髓炎时,就医时需告知医生妊娠情况,医生会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时机和方法,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在止痛及后续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到妊娠期的特殊性,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或操作。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止痛及治疗过程中要评估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高血压患者要确保血压在相对稳定状态下进行牙髓治疗,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牙髓炎症的控制和伤口愈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