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治疗考虑。非手术治疗有牵引治疗(分皮牵引和骨牵引,牵引期间需观察并定期调整,牵引后依情况固定)和康复护理(严格卧床防并发症,注意营养支持);手术治疗有内固定手术(包括DHS、DCS、髓内固定系统如Gamma钉、PFNA等,不同内固定适用于不同类型骨折,手术时机一般尽早,特殊情况先改善全身状况);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非手术并发症风险高,手术为主且需抗骨质疏松治疗和谨慎康复,儿童患者罕见,优先非手术治疗需密切观察复位和发育情况。
康复护理:非手术治疗患者需要严格卧床,防止褥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治疗
内固定手术:
动力髋螺钉(DHS):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稳定性较差的骨折。DHS通过加压作用使骨折端紧密接触,有利于骨折愈合。手术中需将螺钉打入股骨头,钢板固定在股骨外侧,利用杠杆原理将体重传导至股骨,促进骨折复位和稳定。其优点是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例如,临床研究显示,采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愈合率较高,且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动力髁螺钉(DCS):对于部分合并有股骨髁上骨折或骨折线涉及股骨髁上的粗隆间骨折有较好的固定效果。它的设计原理与DHS类似,但更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骨折。手术操作需要准确的解剖定位,以保证螺钉和钢板的正确放置,从而达到稳定固定骨折的目的。
髓内固定系统:如Gamma钉、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等。PFNA具有独特的防旋设计,能够有效防止骨折端的旋转,提高固定的稳定性。手术通过髓内插入的方式,减少了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PFNA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有研究表明,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时机:一般来说,对于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可以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对于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应尽快安排手术。但对于一些全身情况较差,如存在严重心肺疾病、感染等情况的患者,需要先改善全身状况,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考虑手术。
特殊人群的治疗考虑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有骨质疏松、心肺等多器官功能减退等情况。在治疗上,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风险较高,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固定后还需要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如使用钙剂、维生素D制剂等,以提高骨质量,预防再次骨折。同时,术后康复要更加谨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失败等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罕见,多因高能量损伤引起。治疗上应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如牵引复位后石膏固定等。因为儿童骨骼具有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但需要密切观察骨折的复位情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牵引导致骨骺损伤等并发症,定期进行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和骨骼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