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主要由牙周病等引起,初步评估需专业牙医进行。治疗分基础治疗(控制菌斑、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和手术治疗(膜龈手术、引导组织再生术)。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家长监督养成良好习惯,成年人要定期检查、戒烟,老年人要注意口腔卫生、控制全身疾病。预防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纠正不良习惯、定期检查、均衡饮食。
一、牙龈萎缩的常见原因及初步评估
牙龈萎缩主要由牙周病引起,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会引发牙龈炎症,进而导致牙龈萎缩;此外,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如用力横刷)、不良修复体等也可能导致牙龈萎缩。初步评估需由专业牙医通过口腔检查,观察牙龈退缩的程度、范围,结合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病史等进行。
二、治疗方法
(一)基础治疗
1.控制菌斑:患者需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可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及牙缝间的菌斑。研究表明,良好的菌斑控制可延缓牙龈萎缩的进一步发展。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牙医会通过洁治术(洗牙)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石、菌斑,对于存在不良修复体的患者,需及时去除不良修复体,以消除对牙龈的刺激。
(二)手术治疗
1.膜龈手术:适用于牙龈萎缩较严重,伴有牙槽骨吸收的患者。通过手术移植牙龈组织或结缔组织,覆盖暴露的牙根面,改善牙龈萎缩状况。例如游离龈瓣移植术,是将自体的游离龈瓣移植到牙龈退缩的部位,为牙龈提供新的组织来源,促进牙龈的附着和修复。
2.引导组织再生术:利用生物膜等引导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向根面再生,形成新的牙周附着组织,包括新的牙槽骨和牙龈组织,从而改善牙龈萎缩及牙槽骨吸收的情况。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牙龈萎缩相对较少见,多与乳牙期的口腔卫生不良、局部刺激等有关。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监督儿童正确刷牙,避免儿童食用过多甜食等。若发现儿童牙龈异常,应及时带其到口腔科检查,早期干预,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早期处理对牙龈健康的影响较小。
(二)成年人
成年人牙龈萎缩多与牙周病等因素相关。成年人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洁治和全面检查。有吸烟习惯的成年人应尽量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症,促进牙龈萎缩的发展。同时,成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牙龈健康的维护。
(三)老年人
老年人牙龈萎缩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下降、牙周组织退行性变等有关。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可选择软毛牙刷刷牙。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糖尿病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和修复,加重牙龈萎缩的进展。此外,老年人应定期到口腔科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及时处理口腔内的问题。
四、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进行口腔洁治,至少每年洗牙1-2次。
2.纠正不良习惯:改变不正确的刷牙方式,避免用力横刷;及时去除不良修复体,选择合适的义齿修复。
3.定期口腔检查:成年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牙周问题并及时处理,儿童也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关注乳牙及恒牙的萌出和牙龈健康状况。
4.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等,有助于维持牙龈及牙周组织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