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胸膜炎有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多为低热,部分中度或高热,持续数周且体温波动明显,午后及傍晚高,夜间盗汗,儿童盗汗突出)、乏力(全身没力气,活动耐力下降,儿童表现为玩耍易疲倦、萎靡)、消瘦(慢性消耗致体重下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局部症状有胸痛(常见,刺痛或牵拉痛,深呼吸或咳嗽加重,部位与病变胸膜有关,积液出现时可能变化)、咳嗽(刺激性干咳,程度不一,儿童表现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多致肺扩张受限,少量时活动后气促,量多渐加重,严重端坐呼吸,儿童表现因胸廓弹性不同而异),胸腔积液时还有相应体征,可通过胸部影像学及胸腔穿刺抽液检查诊断评估病情。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多为低热,即体温在37.3~38℃之间,部分患者可为中度发热,体温在38.1~39℃,少数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可持续数周,且体温波动较明显,午后及傍晚时体温相对较高,夜间可能有盗汗现象,儿童患者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盗汗情况可能相对更突出。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其毒素及代谢产物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是轻度的活动,如行走一段短距离、简单的日常家务劳动等,也会感到疲惫不堪。这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消耗增加、营养物质代谢紊乱以及毒素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有关。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玩耍时容易疲倦、不愿活动,相比同龄健康儿童显得较为萎靡。
消瘦:由于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而机体的摄入往往不能满足消耗需求,所以会出现体重逐渐下降、消瘦的情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瘦可能会影响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局部症状
胸痛:是肺结核胸膜炎比较常见的症状,多为刺痛或牵拉痛,一般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会加重。疼痛的部位通常与病变累及的胸膜部位有关,多发生在患侧的胸部,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背部或上腹部等部位。例如,炎症累及胸膜的下部时,疼痛可能会放射到上腹部,容易被误认为是腹部疾病。随着胸腔积液的出现,胸膜脏层和壁层被积液隔开,胸痛可能会暂时缓解,但当积液逐渐增多时,会压迫肺组织等,又可能会出现其他不适。
咳嗽:一般为刺激性干咳,咳嗽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仅偶尔咳嗽,有的患者则频繁咳嗽。咳嗽是由于胸膜受到炎症刺激,引起呼吸道的反射性反应。儿童患者的咳嗽可能不太典型,有时可能表现为轻微的咳嗽,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呼吸困难:当胸腔积液较多时,会压迫肺组织,使肺的扩张受限,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胸腔积液量的多少以及积液形成的速度有关。少量胸腔积液时,呼吸困难可能并不明显,仅在活动后稍有气促;随着积液量逐渐增多,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严重时患者会出现端坐呼吸,即被迫采取端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儿童患者由于胸廓弹性较好,少量积液时可能呼吸困难表现不突出,而中到大量积液时,呼吸困难会较为明显,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表现。
胸腔积液是肺结核胸膜炎常见的并发症,当出现胸腔积液时,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有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体征。医生通常会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胸部CT等)以及胸腔穿刺抽液检查等来明确诊断肺结核胸膜炎,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