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多为长期午后低热伴乏力等)、盗汗(睡眠中出汗醒后汗止),还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干咳或少量黏液痰,合并感染痰量增多呈脓性)、咯血(量可多可少);夜晚盗汗虽非肺结核特有,但伴肺结核其他全身及呼吸系统症状时需警惕,有密切接触史、儿童、老年人等出现相关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一)全身症状
1.发热:是肺结核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多为长期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热特点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可能因机体代谢活跃,发热表现相对更明显;女性在月经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体温调节,使肺结核发热症状稍有不同。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劳累的人群,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肺结核发热可能更难控制,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2.盗汗:夜间盗汗较为常见,表现为睡眠中出汗,醒后汗止。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一种消耗状态,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盗汗。对于儿童来说,盗汗可能会影响其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本身自主神经功能就容易出现波动,患肺结核时盗汗可能会更明显;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的人群,自主神经调节本就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患肺结核时盗汗症状可能会加重。
(二)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多数患者有咳嗽、咳痰症状,咳嗽多为干咳或仅有少量黏液痰。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痰量会增多,可呈脓性痰。不同年龄人群咳嗽、咳痰特点不同,儿童咳嗽反射相对较弱,可能咳痰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咳嗽;老年人由于气道功能减退,咳嗽、咳痰可能会更费力,且恢复相对较慢。男性如果有长期吸烟史,患肺结核时咳嗽、咳痰症状可能会被吸烟引起的咳嗽所掩盖,容易延误病情;女性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咳嗽、咳痰可能会对自身和胎儿或婴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谨慎用药治疗。
2.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则可能危及生命。咯血的发生是因为结核病变侵蚀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儿童咯血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气道较窄,更容易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老年患者咯血时,由于凝血功能可能相对较差,止血相对困难;女性在月经期,咯血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且需要考虑月经与咯血的关系,避免因误判而延误治疗。
二、夜晚盗汗与肺结核的关系
夜晚盗汗是肺结核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但夜晚盗汗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肺结核,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夜晚盗汗,比如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肿瘤等。然而,当出现夜晚盗汗并伴有上述肺结核的其他全身症状(如长期低热、乏力、体重减轻等)以及呼吸系统症状时,就需要高度警惕肺结核的可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或CT检查等,以明确是否患有肺结核。例如,对于有密切肺结核接触史的人群,出现夜晚盗汗等症状时,更应尽早进行排查,因为这类人群感染肺结核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接触肺结核患者后更容易感染,若出现夜晚盗汗同时伴有咳嗽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也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若出现夜晚盗汗等异常情况,需格外重视,尽快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