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因牙周炎、外伤、咬合创伤等不同原因有相应处理方式。牙周炎致松需先基础治疗,再视情况手术或固定;外伤致松轻度让患牙休息,中重度需复位固定;咬合创伤致松要调整咬合并观察改善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处理有差异。
一、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
1.基础治疗
对于由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首先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清洁,如龈上洁治(洗牙)和龈下刮治,去除牙齿表面和牙龈以下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这是因为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通过清除这些因素可以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需根据其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儿童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安抚情绪,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老年人则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可能需要分次进行治疗。
同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教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和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工具的方法,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菌斑再次堆积。
2.牙周手术治疗
如果基础治疗后牙齿松动仍较明显,可根据情况进行牙周手术,如牙周翻瓣术等。牙周翻瓣术可以更彻底地清除深部的菌斑、牙结石,修整牙槽骨形态等,有助于牙齿周围组织的修复和改善牙齿的松动状况。对于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牙周手术前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手术风险;妊娠期女性进行牙周手术要选择合适的妊娠阶段,一般在妊娠中期相对安全,以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松牙固定术
当牙齿松动在Ⅱ度以内时,可以考虑松牙固定术。通过使用牙周夹板等将松动的牙齿与相邻的稳固牙齿固定在一起,使牙齿承受的咬合力分散到相邻的稳固牙齿上,减轻患牙的负担,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牙齿松动状况。对于儿童患者,松牙固定术的选择要非常谨慎,因为儿童牙齿还在发育过程中,要考虑到固定材料对牙齿发育的影响以及拆除固定装置的时机等;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口腔内其他牙齿的健康状况和整体咀嚼功能的维持。
二、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
1.轻度外伤松动
如果是轻度外伤引起的牙齿松动,如只是受到轻微碰撞导致的Ⅰ度松动,一般让患牙休息,避免用患牙咀嚼食物,通常可以自行恢复。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咬合不适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就医;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本身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退变,轻度外伤后恢复相对较慢,要更密切地观察。
2.中、重度外伤松动
对于Ⅱ度以上的外伤松动牙齿,需要进行复位固定。首先将松动牙齿复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然后采用牙弓夹板、金属丝结扎等方法进行固定。复位固定后要定期复查,观察牙齿牙髓的状况,因为外伤可能导致牙髓出血、坏死等。儿童外伤后牙髓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密切关注牙髓活力;老年人牙髓活力可能本身就较低,更要注意及时发现牙髓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
三、咬合创伤导致的牙齿松动
1.调整咬合
由咬合创伤引起的牙齿松动,首先要进行咬合检查,找出咬合创伤的原因,如过高的牙尖、不均匀的咬合接触等。然后通过调磨过高的牙尖、调整咬合关系等方法来消除咬合创伤。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咬合调整的力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儿童正在换牙期,咬合调整要非常谨慎,避免影响恒牙的萌出和正常咬合关系的建立;老年人咬合调整要考虑其口腔内牙齿的磨耗情况和咀嚼功能的维持,尽量在不影响咀嚼功能的前提下消除咬合创伤。
在调整咬合后,要让患者逐渐适应新的咬合关系,定期复查,观察牙齿松动情况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