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鼻炎是常见鼻腔黏膜慢性炎症,环境、维生素缺乏、不良习惯、全身慢性病可致,有鼻腔干燥、鼻出血、鼻塞、刺痒等症状,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要改善环境、补维生素、局部用药等,预防要保生活习惯、均衡饮食等,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病因方面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例如在工厂车间工作,空气中粉尘颗粒多且湿度低,鼻腔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导致干燥性鼻炎。在气候干燥的地区,如冬季北方的室内,由于暖气供暖,空气湿度降低,也容易引发该病。
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等。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很重要,缺乏时鼻腔黏膜的上皮组织容易发生变化;维生素B2参与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缺乏时会影响黏膜的新陈代谢,从而引发干燥性鼻炎。例如长期挑食、偏食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的情况,进而增加患干燥性鼻炎的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过度饮酒等。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刺激鼻腔黏膜,损伤黏膜的纤毛功能等;过度饮酒会影响身体的营养吸收和新陈代谢,间接影响鼻腔黏膜的健康。
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等。贫血患者全身血氧供应不足,鼻腔黏膜也会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消化不良的患者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导致身体缺乏维持鼻腔黏膜健康的营养物质,从而引发干燥性鼻炎。
症状表现
鼻腔干燥感:患者自觉鼻腔内干燥,尤其是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更为明显,有的患者会感觉鼻腔像被“烤干”一样,需要频繁地涂抹油性滴鼻剂来缓解。
鼻出血:由于鼻腔黏膜干燥,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多为涕中带血,偶尔也会有少量的鲜血流出。例如患者用力擤鼻或者挖鼻时,容易诱发鼻出血。
鼻塞:鼻腔内有分泌物时可能会引起鼻塞,但一般程度较轻,分泌物多为黏稠的鼻涕,不易擤出。
鼻腔刺痒感:患者常感觉鼻腔内有刺痒感,忍不住想要用手揉鼻或者挖鼻来缓解,这进一步加重了鼻腔黏膜的损伤。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干燥,缺乏光泽,鼻黏膜表面有少量的分泌物,可呈薄痂状,鼻黏膜颜色一般为淡红色或者暗红色。
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有维生素缺乏或者全身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维生素水平测定等检查。例如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是否有贫血等情况,维生素水平测定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维生素A、维生素B2等缺乏。
治疗与预防
治疗:首先要改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等。补充维生素,如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B2等。局部治疗可使用油性滴鼻剂,如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以润滑鼻腔黏膜,促进黏膜的恢复。如果有鼻出血,可使用棉球蘸取麻黄碱滴鼻液等进行填塞止血。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等。避免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必要时佩戴口罩。戒烟限酒。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疾病。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的鼻腔黏膜比较娇嫩,更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家长要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预防干燥性鼻炎的发生。如果儿童出现鼻腔干燥、鼻出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在治疗干燥性鼻炎时要更加谨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要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如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和饮食来缓解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