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有多种表现,包括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三痛)、毛细血管损伤(充血、出血、渗出水肿)、肾损害(蛋白尿、尿量变化)、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表现(低血压或休克)、呼吸系统症状、血液学检查异常及部分特定表现,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
多数患者起病急骤,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部分患者发热时间可更长。不同人群中,儿童发热可能相对较急且体温波动可能更明显,老年人发热可能相对较隐匿,需密切监测。
全身中毒症状
患者可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症状。头痛可为全头部胀痛;腰痛主要为双肾区酸痛;眼眶痛是眼球后疼痛,这与病毒感染引起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有关。
毛细血管损伤表现
充血:颜面、颈部、上胸部等部位潮红,呈酒醉貌,这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
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较为常见,多见于胸背部、腋下,呈搔抓样、条索状瘀点;黏膜出血可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尿等内脏出血情况。儿童皮肤相对娇嫩,出血点观察需更细致,老年人凝血功能可能相对较弱,出血情况需更警惕。
渗出水肿:表现为球结膜水肿,患者双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像金鱼眼一样;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睑水肿、面部浮肿等,这是因为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组织水肿。
肾损害表现
蛋白尿较为常见,可在尿常规中发现大量蛋白尿,同时可伴有尿量的变化,发病早期尿量常减少,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多尿期,尿量显著增多。儿童肾脏功能尚在发育中,肾损害时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差异,需关注尿量及尿液成分变化;老年人肾脏储备功能下降,肾损害时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
消化系统症状
多数患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腹痛可表现为全腹隐痛或绞痛,腹泻可为稀水样便。儿童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脆弱,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需注意补液,防止脱水;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出现腹泻等情况易导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处理。
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烦躁、谵妄、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表现,这与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警惕病情较重,及时进行相关检查评估;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提示病情严重,需积极处理。
循环系统表现
可出现低血压或休克,多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发生休克。休克时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儿童休克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发生休克时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老年人循环系统功能减退,发生休克时预后可能相对较差,需尽快纠正休克状态。
呼吸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时易导致缺氧加重,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减退,发生呼吸系统症状时需积极防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血液学检查异常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早期正常或偏低,随后逐渐升高,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多有降低;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等。不同年龄人群血液学指标变化可能有差异,儿童血常规变化可能更具自身特点,老年人血常规指标变化需结合整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
特异性表现
一些出血热有其特定表现,如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除上述表现外,可较早出现呼吸急促、低氧血症等肺部受累表现,进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