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是妊娠18-20周左右孕妇可感的胎儿在子宫内活动冲击子宫壁动作,一天中不同时间频率不同,12小时应30-100次,异常需就医;宫缩分假性和真性,假性无规律,真性是临产标志且渐规律,假性可通过改变体位等缓解,真性需就医做分娩准备,早产高危者要避免诱发宫缩因素。胎动和宫缩在多方面有明显区别,孕妇需正确区分以应对孕期异常情况。
一、定义与感觉
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活动冲击子宫壁的动作。一般孕妇在妊娠18-20周左右开始感觉到胎动,初产妇可能会稍晚一些。胎动的感觉多为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等动作引起的子宫壁震动,感觉比较柔和、无规律,且不同胎儿的胎动感觉可能略有差异,比如有的胎儿胎动较轻柔,像蝴蝶扇动翅膀;有的则相对有力一些。
宫缩:是子宫平滑肌收缩,分为假性宫缩和真性宫缩。假性宫缩在妊娠中晚期较为常见,一般没有规律性,收缩强度较弱,感觉像是腹部发紧、发硬,持续时间较短,有的孕妇会感觉腹部有轻微的胀痛感但不剧烈;真性宫缩是临产的重要标志,具有规律性,开始时间隔时间较长,可能10-20分钟一次,随后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可变为3-5分钟一次,而且收缩强度会逐渐增强,疼痛感觉也会逐渐加剧,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并且可能会伴有腰部的酸痛感。
二、发生频率与规律
胎动:胎儿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胎动频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晚上和下午相对胎动较活跃,这与胎儿的生物钟以及孕妇的活动状态等有关。正常情况下,胎动次数在一定时间内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孕妇可以通过数胎动来监测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一般12小时胎动次数应在30-100次之间,如果胎动次数过于频繁或者过少,都可能提示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等异常情况。不同孕周的胎儿胎动频率也有变化,随着孕周增加,胎儿逐渐长大,子宫内空间相对变小,胎动幅度可能会减小,但次数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宫缩:假性宫缩没有固定的规律,可随时发生。而真性宫缩则有逐渐增强且规律的特点,从开始的不规律宫缩逐渐发展为规律的宫缩,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例如,真性宫缩刚开始可能是间隔10分钟左右,持续30秒左右,随着产程进展,间隔时间可能缩短到3-5分钟,持续时间延长到40-60秒。
三、对胎儿的影响及应对
胎动:正常的胎动是胎儿在宫内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数胎动等监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出现宫内缺氧等问题。如果胎动异常,如突然变得过于频繁然后又减少,或者12小时胎动次数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孕妇应及时就医,进行胎心监护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对于高龄孕妇、有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等,从而导致胎动异常。
宫缩:假性宫缩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孕妇可以通过改变体位、休息等方式来缓解,比如采取左侧卧位休息,放松心情,假性宫缩通常会自行缓解。而真性宫缩则是即将分娩的征兆,孕妇需要及时就医,根据产程进展等情况做好分娩准备。对于早产高危孕妇,如既往有早产史、多胎妊娠等情况,要注意避免诱发宫缩的因素,如过度劳累、长时间站立等,如果出现频繁的宫缩(尤其是还未足月就出现规律宫缩),需要及时采取抑制宫缩等治疗措施,以延长孕周,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总之,胎动和宫缩在定义、感觉、发生频率规律以及对胎儿的影响和应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孕妇要学会正确区分两者,以便在孕期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