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由病毒感染致鼻黏膜炎症反应引发鼻塞,儿童鼻黏膜娇嫩鼻塞更明显且影响多,成人不良生活习惯致鼻塞易且恢复慢;可通过鼻腔冲洗(冲分泌物等减充血肿)、保持环境湿度适宜(保鼻黏膜湿润)缓解鼻塞;儿童鼻塞家长要观察呼吸等并慎用药物,老年人群鼻塞要防加重基础病负担且谨慎用药或遵医嘱。
一、急性鼻炎导致鼻塞的病理机制
急性鼻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入侵鼻黏膜后,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首先,鼻黏膜血管会发生扩张,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液中的液体等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同时,鼻黏膜的腺体分泌会增加,过多的分泌物积聚在鼻腔内,进一步加重了鼻塞的症状。例如,研究表明,在病毒感染后的数小时内,鼻黏膜的血流速度会加快,血管扩张明显,这是导致鼻塞的重要起始因素。
二、不同人群急性鼻炎鼻塞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儿童人群
儿童的鼻黏膜相对较为娇嫩,在急性鼻炎时,鼻塞可能更为明显。儿童的鼻腔狭窄,鼻黏膜充血肿胀以及分泌物增多更容易导致鼻塞影响呼吸。儿童的生活方式多为活动量较大但呼吸调节能力相对较弱,鼻塞可能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和日常活动,如导致睡眠中张口呼吸,长期可能影响颌面发育等。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毒感染引发急性鼻炎的概率相对较高,鼻塞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可能因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而不同。
(二)成人人群
成人的鼻腔结构相对稳定,但在急性鼻炎时,鼻塞也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成人的生活方式多样,如一些经常处于粉尘环境或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在患急性鼻炎时,鼻塞可能更易发生且恢复相对较慢。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鼻黏膜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影响鼻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使鼻塞症状持续时间延长。
三、缓解急性鼻炎鼻塞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及原理
(一)鼻腔冲洗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其原理是通过冲洗液将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冲洗出去,减轻鼻黏膜的充血肿胀,从而缓解鼻塞。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采用鼻腔冲洗的方法,儿童在进行鼻腔冲洗时需要家长协助,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冲洗液浓度,避免造成鼻腔损伤。成人则可以自行操作,但要注意冲洗的力度和方法。
(二)保持环境湿度适宜
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较为适宜。适宜的湿度可以避免鼻黏膜过于干燥,因为干燥的环境会加重鼻黏膜的炎症反应和分泌物的干结,而适当的湿度有助于保持鼻黏膜的湿润,减轻鼻塞。例如,在干燥的季节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不同人群都需要注意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儿童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等。
四、特殊人群急性鼻炎鼻塞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特殊人群
儿童患急性鼻炎鼻塞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呼吸情况,如是否有呼吸急促、睡眠中憋醒等情况。避免给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药物缓解鼻塞,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一些药物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保证儿童的鼻腔清洁,通过正确的鼻腔冲洗等方法帮助缓解鼻塞,但要注意操作的温和性。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患急性鼻炎鼻塞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影响。老年人群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鼻塞可能会加重其心肺负担。所以在缓解鼻塞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鼻腔冲洗等,如果需要使用药物缓解鼻塞,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与老年人群的基础疾病用药发生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