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败血症症状多样,全身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等;局部有原发感染灶表现;循环系统有心率呼吸改变、血压变化;其他系统有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因其若不及时治疗可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要密切观察儿童病情变化。
一、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5℃以上,部分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能体温不升或体温偏低。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例如,细菌等病原体在体内繁殖,释放毒素,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其中就包括体温的变化。
精神状态改变:患儿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这是由于感染毒素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儿童的精神活动受到抑制或兴奋异常。比如,严重的败血症可能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受累,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
食欲减退:孩子会出现吃奶量减少、拒食等表现。这是因为感染影响了胃肠道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同时全身不适也会影响孩子的进食欲望。
二、局部感染表现
原发感染灶:不同部位的感染会有相应的局部表现。如皮肤感染时,可见皮肤红肿、有脓疱、破损等;若为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可能有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的败血症,会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等表现。这是因为病原体首先在局部组织引起感染,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败血症。例如,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在局部繁殖,进而入血引发败血症,局部就会有明显的炎症表现。
三、循环系统症状
心率呼吸改变:可出现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的情况。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代谢增加,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满足机体的供血需求,同时呼吸加快是为了摄取更多氧气以应对感染引起的机体缺氧状态。一般来说,儿童正常心率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一定范围,败血症时心率会超出该年龄段正常范围;呼吸频率也会超过正常儿童的呼吸频率。
血压变化: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表现为四肢末梢发凉、皮肤花斑等休克表现。这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影响血压调节,出现休克相关症状。比如,败血症导致的感染性休克,会使儿童的循环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四、其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有呕吐、腹泻、腹胀等表现。这是因为感染累及胃肠道,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例如,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
血液系统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能有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这是因为败血症影响了凝血功能,导致凝血因子消耗或功能异常。比如,细菌感染释放的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凝血机制,从而出现出血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较大儿童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惊厥等,新生儿可能表现为前囟饱满、嗜睡、拒乳等。这是因为感染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颅内炎症等病变。例如,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引发脑膜炎等疾病,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儿童败血症的症状较为复杂多样,不同年龄段、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败血症症状可能有所差异。当儿童出现上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培养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因为败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对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等特殊人群,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因为他们的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