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耳气压伤,可通过吞咽、咀嚼动作调节耳部气压,上呼吸道感染期间避免飞行或潜水等活动,飞行员、潜水员等特殊职业人群需遵循防护规范,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耳部疾病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注意措施,各年龄段人群均需重视耳部气压调节及相关疾病影响。
一、飞行或潜水时的耳部调节
1.吞咽动作
原理:通过吞咽可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与外界的气压。例如,在飞机起降过程中,频繁吞咽口香糖、喝水、吃零食等都能起到吞咽作用。对于儿童来说,可在飞机起降时让其多吸吮奶嘴,同样能促进吞咽动作,以维持中耳与外界气压平衡。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采用,尤其是儿童,因其更易通过吸吮奶嘴等方式进行吞咽动作来调节耳气压。
2.咀嚼动作
原理:咀嚼时下颌关节运动可带动咽鼓管开放,帮助平衡气压。如在飞行时咀嚼无糖口香糖,能有效促进咽鼓管开放。对于婴幼儿,家长可在合适的时候轻柔地按摩其下颌,辅助促进咀嚼相关的耳部调节动作,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伤害。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婴幼儿需家长辅助进行适当的咀嚼相关动作引导。
二、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期间进行飞行或潜水等活动
1.原理: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会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开放功能,增加耳气压伤发生的风险。例如,若在感冒鼻塞严重时乘坐飞机,咽鼓管难以正常开放来平衡中耳与外界气压,就容易引发耳气压伤。
2.适用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本身有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在疾病未康复前应避免飞行或潜水等可能导致耳气压伤的活动。
三、特殊职业人群的防护
1.飞行员
原理:飞行员经常面临飞行中气压变化的情况,需严格遵循航空医学中的耳部防护规范。例如,定期接受航空医学培训,掌握正确的耳部调节方法,在飞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耳部气压调节。
具体措施:飞行员在每次飞行前应进行耳部检查,飞行中严格执行吞咽、咀嚼等耳部调节动作,确保中耳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
2.潜水员
原理:潜水时水压变化大,潜水员若耳部调节不当易发生耳气压伤。潜水员需要熟悉潜水过程中的耳部压力调节技巧。例如,在潜水上升过程中要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捏鼻鼓气等动作来平衡中耳与外界水压。
具体措施:潜水员在潜水前应进行耳部健康评估,潜水过程中严格按照潜水规程进行耳部压力调节操作,如在上升阶段定时进行捏鼻鼓气等动作。
四、耳部疾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1.中耳炎患者
原理: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结构可能已经受损,耳气压伤风险更高。例如,急性中耳炎患者中耳腔有炎症,咽鼓管功能易受影响,在气压变化时更易出现耳内不适等耳气压伤相关症状。
注意事项:中耳炎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飞行或潜水等活动。在病情稳定后如需进行相关活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观察耳部反应。儿童中耳炎患者更要谨慎,因为儿童耳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耳气压伤可能对其听力等造成更严重影响,需由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可能导致气压变化的活动。
2.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
原理:咽鼓管功能障碍者本身咽鼓管开放困难,在气压变化时难以有效调节中耳气压,易发生耳气压伤。例如,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耳常处于负压状态,在气压变化时耳内不适症状会更明显。
注意事项:此类患者在飞行或潜水前应咨询医生,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一些药物(如鼻用减充血剂等,但需严格遵循医嘱)来改善咽鼓管功能,飞行或潜水过程中密切关注耳部感觉,如有不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尝试更频繁的耳部调节动作等。儿童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情况更为复杂,需儿科医生全面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