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磨牙原因包括心理因素(儿童因学习等压力、成人因工作生活高压力致精神紧张)、咬合因素(牙齿排列不整齐等致咬合干扰)、全身因素(肠道寄生虫感染、内分泌紊乱)及遗传、药物等因素;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儿童营造轻松家庭氛围、成人通过心理咨询等缓解压力)、咬合调整治疗(牙齿矫正、修复治疗)、针对全身因素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驱虫、内分泌紊乱治原发病)及佩戴咬合板缓解症状。
一、长期磨牙的原因
(一)心理因素
儿童方面:儿童若面临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变化等情况,可能通过磨牙来释放压力。比如小学生因考试紧张等心理状态,容易出现长期磨牙现象。
成人方面:成年人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生活状态下,如工作竞争激烈、经济压力大等,会导致精神紧张,进而引发磨牙。像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且工作节奏快的人群,长期磨牙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咬合因素
牙齿咬合关系不协调:牙齿的排列不整齐、缺牙、牙齿过长等情况都会造成咬合干扰,使得咀嚼肌功能紊乱,从而引发长期磨牙。例如牙齿有严重磨损导致咬合关系改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长期磨牙问题。
(三)全身因素
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等,寄生虫在肠道内活动会分泌毒素,刺激神经,引起咀嚼肌收缩,导致磨牙。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肠道寄生虫感染引发长期磨牙的情况较为常见。
内分泌紊乱: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可能导致长期磨牙。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除了有代谢加快等表现外,还可能伴随长期磨牙症状。
(四)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磨牙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长期磨牙的病史,个体发生长期磨牙的可能性会增加。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磨牙,如抗抑郁药等。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磨牙等副作用。
二、长期磨牙的治疗方法
(一)心理治疗
儿童:对于儿童长期磨牙,家长要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如周末带孩子进行户外游玩等,减轻孩子的精神紧张状态,从而减少磨牙发生。
成人:成人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例如进行瑜伽、冥想等活动,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精神紧张,进而改善长期磨牙情况。
(二)咬合调整治疗
牙齿矫正:对于因牙齿排列不整齐等咬合关系不协调导致长期磨牙的患者,可通过牙齿矫正来调整咬合关系。如儿童牙齿排列不齐,可在合适的年龄进行正畸治疗,通过佩戴牙套等方式逐渐调整牙齿位置,改善咬合,减少磨牙。
修复治疗:对于缺牙、牙齿过长等情况导致的咬合干扰,可进行相应的修复治疗。如安装假牙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和咬合关系,或者通过磨改过长的牙齿来消除咬合干扰,从而缓解磨牙。
(三)针对全身因素的治疗
肠道寄生虫感染治疗:如果是肠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长期磨牙,需要进行驱虫治疗。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合适的驱虫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禁忌证;成人也需在医生诊断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驱虫药物来消除寄生虫感染,进而改善磨牙症状。
内分泌紊乱治疗:对于内分泌紊乱导致的长期磨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来控制甲状腺功能,随着原发病的改善,磨牙症状可能会得到缓解。
(四)其他治疗
佩戴咬合板:制作合适的咬合板,夜间佩戴咬合板可以隔开上下牙齿,减轻牙齿的磨损和咀嚼肌的紧张,从而缓解磨牙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建议下佩戴咬合板,但儿童佩戴时需要家长密切关注佩戴情况和适应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