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溃烂需及时就医评估,然后从控制血糖、创面清创处理、抗感染治疗、改善循环、营养支持等方面治疗,儿童患者要避免影响生长发育且加强健康教育,老年患者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及加强护理等。
一、及时就医评估
糖尿病足溃烂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对溃烂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创面的大小、深度、是否感染以及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等。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X线等)来明确足部血管、神经等受损状况,这对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例如,若存在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血管相关的评估与处理。
二、控制血糖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烂的基础。患者需严格遵循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以及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高血糖会不利于创面愈合,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如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有助于创面的修复。
三、创面清创处理
1.清除坏死组织:医生会对溃烂创面进行清创,去除坏死、感染的组织,这能减少感染源,为新组织生长创造条件。清创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清创、机械清创、酶学清创等方法,具体选择取决于创面的情况。比如对于较为严重的坏死组织较多的创面,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清创。
2.保持创面清洁:清创后会使用生理盐水等对创面进行冲洗,保持创面清洁,防止进一步感染。同时可能会根据创面情况使用一些抗菌敷料等覆盖创面,促进愈合。
四、抗感染治疗
1.判断感染情况:如果创面存在感染,医生会根据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常见的可能有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需依据药敏结果精准选用。
2.局部抗感染措施:除了全身使用抗感染药物外,局部也会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抗感染的药膏等涂抹创面,进一步控制感染。
五、改善循环
对于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导致血液循环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循环。例如,对于血管轻度狭窄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改善循环,如使用前列腺素类似物等;对于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旁路移植术等,以恢复足部的血液供应,促进创面愈合。
六、营养支持
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助于创面愈合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是创面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伤口愈合也有促进作用。可以多吃一些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补充营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糖尿病足溃烂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避免影响其生长发育。在血糖控制方面要谨慎选择降糖方案,尽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创面处理要更加轻柔,注重保护儿童的皮肤及组织,促进其正常的修复过程。同时要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糖尿病足护理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
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足溃烂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使用药物抗感染时,要考虑药物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在进行血管再通等有创操作时,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能否耐受。此外,老年患者创面愈合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长时间的护理和观察,要注意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家属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照顾,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