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采用Wagner分级法分为0-5级,0级有足溃疡高危因素无溃疡,1级有表浅溃疡未累及深部组织,2级溃疡累及深部组织未累及骨骼,3级溃疡深达骨骼伴骨髓炎或脓肿,4级有局限性坏疽,5级全足坏疽;早期有感觉异常(老年患者易忽视、无明显性别差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及长病程高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出现、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烧灼感等感觉减退或过敏)和外观改变(如爪形趾等畸形);进展期有溃疡形成、感染表现(局部红肿热痛渗液,严重时全身发热寒战等)和坏疽表现(4级局限性坏疽、5级全足坏疽,坏疽部位皮肤发黑坏死伴恶臭),其分级和症状对评估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很重要。
一、糖尿病足的分级
糖尿病足的分级通常采用Wagner分级法,共分为0-5级:
0级:有发生足溃疡的高危因素,但目前无溃疡。例如糖尿病患者存在神经病变导致的足部感觉减退、足部畸形等情况,但皮肤完整。
1级:足部有表浅溃疡,未累及深部组织。常表现为足部皮肤的浅表破损,如因摩擦等原因导致的小伤口,但尚未影响到皮下的肌肉、骨骼等深层结构。
2级:溃疡已扩展至深部组织,累及肌肉等,但未累及骨骼。可能可见较深的伤口,可达肌肉层,但骨骼尚未受到影响。
3级:溃疡已深达骨骼,伴有骨髓炎或已形成脓肿。伤口较深,可能能看到骨骼,并且存在骨髓感染相关表现。
4级:足部存在局限性坏疽(如脚趾、前足)。表现为足部某一局部区域的组织坏死,呈黑色等。
5级:全足坏疽。整个足部的组织都发生坏死,病情较为严重。
二、糖尿病足的症状
(一)早期症状
感觉异常
年龄因素: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的退变,可能更容易出现感觉异常被忽视的情况。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烧灼感等感觉异常,这种感觉异常可能在夜间更为明显。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对感觉异常的感知和描述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女性可能更倾向于用较为细腻的词汇描述足部的不适感觉。
生活方式: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感觉异常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长期高糖环境会影响神经的代谢,导致神经病变,从而引起足部感觉异常。
病史:有较长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早期感觉异常出现的可能性更大。高血糖持续损伤神经,随着病程延长,神经病变逐渐加重,早期的感觉异常会逐渐明显。
患者可感觉足部对温度、疼痛、触觉等感觉减退或过敏,比如不能准确感知外界温度,对疼痛的敏感度改变等。
外观改变:可能出现足部畸形,如爪形趾、槌状趾等。这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肌肉失衡,进而引起足部骨骼和关节的变形。
(二)进展期症状
溃疡形成: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皮肤溃疡,可深达不同组织层次,如前面Wagner分级中1级、2级等对应的溃疡表现。溃疡可能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红肿、渗液等情况。
感染表现
局部表现:感染部位红肿热痛,如2级及以上分级的溃疡可能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有疼痛,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全身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对于儿童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容易扩散,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如发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等。而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时,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但可能出现意识改变等情况。
坏疽表现:4级和5级分级对应的坏疽情况,4级为局限性坏疽,5级为全足坏疽。坏疽部位皮肤颜色发黑、坏死,伴有恶臭等。
糖尿病足的分级和症状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不同分级和症状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策略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