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乳牙和恒牙两副牙齿,第一颗磨牙分乳磨牙和恒磨牙,乳磨牙10-12岁左右被恒磨牙替换,恒磨牙6岁左右萌出且不替换;影响替换的因素有年龄、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第一恒磨牙在儿童期要养成好口腔习惯、可窝沟封闭,青少成期要定期检查、保持卫生、及时治病变;儿童特殊情况需注意护理力度方法,有乳磨牙过早脱落要做间隙保持器,患全身病儿童要兼顾全身病治疗和营养补充来维护第一颗磨牙相关情况。
第一乳磨牙:一般在10-12岁左右开始被第一恒磨牙替换。第一乳磨牙通常是在儿童2-3岁左右萌出,之后会经历数年的功能期,到了相应的年龄阶段会被恒牙替代。
第一恒磨牙:通常是在儿童6岁左右开始萌出,它是不会再被替换的牙齿。第一恒磨牙在口腔中承担着重要的咀嚼功能,其萌出后需要特别注意维护,因为一旦受损,没有后续的牙齿来替代它行使咀嚼等重要功能。
影响第一颗磨牙替换的因素
年龄因素:不同阶段的第一颗磨牙替换有其特定的年龄范围,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会影响牙齿替换的时间点。如果儿童存在发育迟缓等情况,可能会导致第一乳磨牙替换时间延迟,而第一恒磨牙的萌出也可能受到整体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口腔健康因素:如果乳牙阶段的第一乳磨牙发生严重的龋坏、根尖周病变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替换进程,比如导致乳牙过早脱落或者滞留,进而影响第一恒磨牙的萌出位置和萌出时间等。例如,严重的乳牙龋坏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乳牙周围牙槽骨的炎症,影响继承恒牙胚的发育和萌出方向。
全身健康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牙齿的替换。比如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D等影响牙齿发育的营养成分时,会影响乳牙的正常脱落和恒牙的正常萌出。患有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干扰牙齿的发育和替换过程。
第一恒磨牙的维护重点
儿童阶段: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等。因为第一恒磨牙窝沟点隙较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和菌斑,家长可以考虑在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及时进行窝沟封闭,这是预防第一恒磨牙龋坏的有效方法。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降低龋坏的风险。
青少年及成人阶段:即使过了儿童期,第一恒磨牙仍然需要注意维护。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全面检查,及时发现牙齿早期的龋坏等问题并进行处理。继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保证口腔清洁。如果第一恒磨牙已经发生龋坏等病变,要及时到口腔科进行治疗,根据病变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充填治疗或者其他修复治疗等。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特殊情况:对于低龄儿童,家长在帮助其进行口腔护理时要特别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口腔黏膜。如果儿童存在第一乳磨牙过早脱落的情况,可能需要制作间隙保持器,以保持乳牙脱落部位的间隙,保证第一恒磨牙能够正常萌出到合适的位置。例如,当儿童因为严重龋坏等原因导致第一乳磨牙过早缺失时,间隙保持器可以防止相邻牙齿向缺失部位倾斜移位,以及对颌牙齿伸长,为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提供正常的空间。
患有全身疾病的儿童: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等的儿童,除了关注口腔局部的护理外,更要注重全身疾病的治疗和营养的补充。在治疗口腔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全身疾病的情况,比如在进行口腔治疗时的麻醉等操作,要评估全身疾病对儿童身体状况的影响,确保治疗的安全进行。同时,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儿童的全身疾病,保证儿童营养均衡,以促进牙齿正常的发育和替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