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拆石膏后训练分早期轻柔活动、逐步增加活动强度、结合日常生活活动三阶段,早期有手指屈伸、手腕小幅度旋转训练;逐步增加强度包括握力、手腕较大幅度活动训练;结合生活有抓握物品、书写或拿取餐具训练,训练要循序渐进,关注自身感受,异常即停。
一、早期轻柔活动
1.手指屈伸训练
骨折拆石膏后早期,患者可先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每天多次进行,每次每个手指屈伸10-15次,可分3-4组进行。通过手指的屈伸运动,能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因为骨折后长时间固定,手指关节容易出现活动受限,而手指的屈伸训练可以逐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在家长协助下轻柔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再次损伤;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力度适中,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次数,防止因骨质较疏松等原因造成意外。
2.手腕小幅度旋转训练
缓慢地进行手腕的小幅度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10-15次,每天可进行3-4次。手腕的旋转训练有助于恢复手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在进行旋转时,要保证动作平稳,幅度从很小开始,逐渐增加,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时需注意,儿童要防止家长操作不当,老年患者要留意自身手腕的感受,如有疼痛不适应立即停止。
二、逐步增加活动强度
1.握力训练
可以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初始时选择较轻阻力的握力器,每次握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逐渐增加握力器的阻力,随着训练的进行,增加到每次握8-10秒,重复15-20次,每天3-4组。握力训练能够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对于恢复手腕的功能很有帮助。儿童进行握力训练时,要选择适合儿童力量的握力器,避免用力过猛;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肌肉力量情况调整握力器的阻力,防止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或损伤。
2.手腕较大幅度活动训练
在手指和手腕小幅度活动逐渐恢复后,可进行手腕较大幅度的活动训练,如手腕的上下左右摆动。向上摆动时尽量达到最大幅度,然后向下摆动,向左、向右摆动同理,每个方向摆动10-15次,每天3-4次。在进行较大幅度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平稳性,避免突然的大幅度动作引起疼痛或再次损伤。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时,儿童需要家长在旁观察保护,老年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关节的感受,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三、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1.抓握物品训练
让患者尝试抓握不同大小、形状的物品,如小球、铅笔等。从抓握较轻的物品开始,逐渐过渡到抓握稍重的物品。每次抓握持续5-10秒,然后松开,重复10-15次,每天可多次进行。通过抓握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能够将训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一步恢复手腕的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儿童在进行抓握物品训练时,要选择安全的物品,避免抓握尖锐或易脱落的物品;老年患者要注意抓握物品时的力量控制,防止因手部力量不足导致物品掉落等情况。
2.书写或拿取餐具训练
对于能够进行书写或使用餐具的患者,可以逐步进行书写训练或拿取餐具的训练。开始时书写或拿取餐具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随着手腕功能的恢复,逐渐增加时间和频率。这有助于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儿童患者如果到了相应的学习年龄,在家长和老师的协助下进行书写训练,要注意保护手腕,避免过度疲劳;老年患者在进行此类训练时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以舒适为主。
在整个手腕骨折拆石膏后的训练过程中,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的感受,如有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同时,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