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炎症,症状多样,包括成人和儿童均有的疼痛(成人持续性或牵拉按压耳屏时加重,儿童表现为频繁抓耳、哭闹不安)、耳部瘙痒(真菌性外耳炎更明显,成人影响生活工作,儿童易过度搔抓致皮肤破损加重炎症)、外耳道分泌物增多(急性细菌性外耳炎为脓性,真菌性外耳炎为特殊粉末状或绒毛状,儿童分泌物易堵塞致听力下降更明显)、听力下降(由分泌物增多、肿胀致声音传导受阻,成人影响社交工作,儿童影响语言学习认知发展)、耳部红肿(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红肿,儿童红肿更明显且不及时处理易致严重并发症)。
疼痛
成人:急性外耳炎时,患者往往会感到耳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加重。例如急性细菌性外耳炎,炎症刺激外耳道神经可导致明显疼痛。对于一些外耳道疖肿引起的外耳炎,疼痛通常较为剧烈,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儿童:儿童外耳炎也会出现疼痛表现,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频繁抓耳、哭闹不安等。这是因为儿童外耳道相对狭窄,炎症引起的肿胀等情况更容易刺激神经引起疼痛,而且儿童对疼痛的感受可能更为敏感。
耳部瘙痒
一般情况:外耳炎患者常伴有耳部瘙痒感,尤其是真菌性外耳炎,瘙痒感较为明显。真菌在外耳道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患者不自觉地搔抓耳部。
不同人群:对于成人来说,耳部瘙痒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而儿童由于好奇心强,可能会因为耳部瘙痒而过度搔抓,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进而加重炎症。例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人群,更容易诱发真菌性外耳炎,出现明显的耳部瘙痒症状。
外耳道分泌物增多
急性外耳炎:急性细菌性外耳炎时,外耳道分泌物一般为脓性分泌物。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渗出增多,形成脓性分泌物。例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外耳炎,分泌物可能呈现绿色且有特殊臭味。
真菌性外耳炎:真菌性外耳炎的分泌物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色的粉末状或绒毛状分泌物。这是真菌在外耳道生长形成的特殊分泌物形态。不同真菌引起的外耳炎分泌物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以这种特殊形态的分泌物为特征。
儿童外耳炎:儿童外耳炎分泌物情况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儿童外耳道较窄,分泌物可能更容易堵塞外耳道,导致听力下降等情况更为明显。例如儿童急性外耳炎时,如果分泌物较多且未及时清理,可能会影响声音传导,导致听力暂时性减退。
听力下降
原因:外耳道分泌物增多、外耳道肿胀等原因均可导致听力下降。当外耳道被脓性分泌物、真菌分泌物等堵塞时,声音传导受到阻碍,从而引起听力下降。例如外耳道疖肿导致外耳道肿胀明显时,会影响声波传入中耳,进而引起听力减退。
不同人群影响:对于成人来说,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社交、工作等方面。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语言发育阶段,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如果儿童外耳炎导致长期听力下降,可能会对其未来的语言交流和学习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例如一些慢性外耳炎患者,由于长期存在外耳道狭窄、分泌物堵塞等情况,听力逐渐下降,这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显著。
耳部红肿
外观表现:检查时可见外耳道皮肤红肿,急性外耳炎时红肿可能较为明显。例如急性弥漫性外耳炎,整个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甚至可蔓延至耳廓周围皮肤。
不同人群差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外耳炎引起的红肿可能相对成人更为明显。而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炎症反应可能更为剧烈,导致外耳道红肿程度较重。同时,儿童外耳炎引起的红肿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儿童外耳道红肿如果累及周围组织,可能会导致耳廓软骨膜炎等更严重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