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乙肝病毒感染后有不同阶段表现,无症状携带者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急性乙肝阶段部分患者有黄疸、全身症状等;慢性乙肝阶段有消化系统症状、肝区不适、全身表现及可能出现蜘蛛痣、肝掌等其他表现,不同人群在各阶段症状表现有差异。

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处于无症状携带者状态,此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等各项指标可能长期保持正常,患者自身通常感觉不到身体有异常情况,一般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检查时偶然发现感染乙肝病毒。这一阶段的人群生活方式上如果比较规律、作息正常、营养均衡等,可能会一直维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仍具有传染性,需要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对于儿童来说,若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也可能较长时间处于无症状携带状态;成年女性如果处于孕期等特殊生理阶段,也可能因为身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而表现为无症状携带。

急性乙肝阶段

黄疸相关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色等。这是因为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出现的表现。一般起病较急,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感染急性乙肝时,可能在症状表现上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泻等,且病情变化相对成人可能更迅速,需要密切关注。

全身症状:患者会感到明显乏力,体力和精力明显下降,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能更高。成年男性在感染急性乙肝时,若本身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可能会使乏力等症状更为明显;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感染,可能会因为身体免疫力相对波动而使症状相对更突出。

慢性乙肝阶段

消化系统症状:常见食欲减退,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上述症状可能会加重。这是由于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导致肝细胞炎症,影响消化功能,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等原因引起。对于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慢性乙肝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更严重,因为酒精本身也会损伤肝脏,加重肝脏的负担。儿童慢性乙肝患者若同时存在喂养不当等情况,可能会使消化系统症状更加明显,影响营养的摄入和生长发育。

肝区不适:患者常感觉肝区(右上腹)有隐痛、胀痛或钝痛等不适症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是偶尔感觉到肝区的轻微不适,而有些患者疼痛较为明显。这种肝区不适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有关。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会有所不同,肝区不适的表现可能不如中青年患者典型,但仍需要重视。

全身表现:患者会有持续的乏力感,即使休息后也难以恢复。还可能出现消瘦、面色晦暗等表现,面色晦暗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增多,引起面部色素沉着等。女性慢性乙肝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内分泌失调等问题,可能会使面色晦暗等表现更加明显;老年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降低等因素,消瘦等表现可能更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也需要关注营养状况的变化。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蜘蛛痣,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形似蜘蛛的红色血管痣,中间有一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还可能出现肝掌,即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及指端腹侧部位出现潮红。这些表现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导致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引起小动脉扩张所致。儿童患者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慢性乙肝且病情较重时也可能出现;妊娠期女性感染乙肝病毒处于慢性阶段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蜘蛛痣和肝掌等表现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阅读全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