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鼻炎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与其他疾病鉴别。病史采集需问一般情况、病史长短及症状表现;体格检查观察鼻腔外观;辅助检查有鼻内镜和实验室检查;需与萎缩性鼻炎、鼻前庭炎、干燥综合征等鉴别。
一、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
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干燥性鼻炎的发生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可能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挖鼻等)更容易患干燥性鼻炎,而一些处于特殊工作环境的人群(如长期处于粉尘环境的工人),无论男女都可能因职业因素增加患病风险。同时要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包括居住地区的气候条件,干燥、寒冷或炎热、干燥的环境都可能诱发干燥性鼻炎;工作环境中是否存在粉尘、化学物质等刺激因素。
询问病史的长短,起病的急缓。如果是短期内出现鼻腔干燥等症状,可能需要考虑是否有急性的环境变化或接触了新的刺激性物质;而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需要关注是否有慢性的致病因素持续存在。
2.症状表现
重点询问鼻腔干燥感,这种干燥感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是否在特定时间(如晨起或夜间)加重。还要询问是否有鼻内刺痒感、异物感,患者是否有频繁的揉鼻、挖鼻动作来缓解不适。另外,是否有鼻出血的情况,包括鼻出血的频率、出血量多少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嗅觉减退的情况,也要了解嗅觉减退的程度和时间。
二、体格检查
1.鼻腔外观检查
观察鼻前庭皮肤是否有干裂、结痂,鼻黏膜的色泽,正常鼻黏膜应该是淡红色且湿润的,干燥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多呈淡红色或暗红色,且较为干燥,失去正常的光泽。检查鼻黏膜是否有增厚、萎缩的情况,鼻黏膜增厚可能提示有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而萎缩性鼻炎也可能有类似干燥的表现,但干燥性鼻炎与萎缩性鼻炎有区别。还要查看鼻腔内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质是干结的痂皮还是稀薄的分泌物等。
检查下鼻甲的形态,下鼻甲是否有肥大或萎缩等情况,下鼻甲的异常可能会影响鼻腔的通气和湿度调节功能,与干燥性鼻炎的发生和症状有关。
三、辅助检查
1.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鼻腔内部结构,能够发现鼻黏膜的细微变化,如鼻黏膜干燥的范围、是否有微小的出血点、痂皮附着的部位等。通过鼻内镜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鼻腔疾病,如鼻腔肿瘤、鼻窦炎等,这些疾病也可能有类似干燥性鼻炎的症状,但通过鼻内镜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2.实验室检查
一般情况下,干燥性鼻炎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的阳性指标。但有时为了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查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是否正常。如果患者有贫血等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鼻黏膜的营养供应,从而诱发或加重干燥性鼻炎。还可能会进行维生素水平的检测,因为维生素缺乏可能与干燥性鼻炎的发生有关,例如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鼻黏膜上皮角化,维生素B2缺乏可能影响黏膜的新陈代谢等。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1.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也有鼻黏膜干燥、结痂等表现,但萎缩性鼻炎还有特殊的恶臭味(臭鼻症),鼻黏膜萎缩较为明显,甚至可见鼻甲萎缩,而干燥性鼻炎鼻黏膜一般无明显萎缩,通过鼻内镜检查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可以鉴别。
2.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主要表现为鼻前庭区的皮肤红肿、疼痛、糜烂等,与干燥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黏膜干燥、结痂等不同,虽然两者都可能有鼻腔不适,但病变部位和主要表现有所差异,通过体格检查可以鉴别。
3.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有鼻腔干燥外,还会有口腔干燥、眼干等外分泌腺受累的表现,同时实验室检查可能会有自身抗体阳性等异常,如抗SS-A、抗SS-B抗体等,而干燥性鼻炎一般无这些全身性的外分泌腺受累表现及自身抗体的异常,可以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