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腔清洁指导、龈上洁治术)、局部药物治疗、全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定期复查与预防。基础治疗强调不同人群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及龈上洁治;局部药物治疗针对炎症重患者,妊娠期慎用全身药物时选局部安全药物;全身用药少且需谨慎;少数牙龈纤维增生明显者可手术,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有差异;需定期复查,有危险因素者增加频率,还应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复发。
一、基础治疗
(一)口腔清洁指导
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强调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例如,儿童由于可能缺乏自主口腔清洁意识,家长需帮助其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可选择含氟牙膏,利用氟化物的作用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同时辅助清洁牙龈周围。成年人应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牙菌斑是引发牙龈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一般牙菌斑在12小时内会开始堆积,所以及时清除至关重要。有吸烟史的人群,吸烟会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加重牙龈炎症,应尽量戒烟或减少吸烟频率,同时更要注重口腔清洁,因为吸烟产生的焦油等物质会黏附在牙齿和牙龈上,增加清洁难度。
还可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辅助清洁牙齿邻面,对于有牙周袋等情况的患者,牙线能更深入地清除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二)龈上洁治术
由专业牙医操作,通过超声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龈上的牙石、菌斑及色素。对于不同病史的患者,若有糖尿病病史,由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更要彻底进行龈上洁治,控制牙龈炎症,因为牙龈炎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而良好的口腔卫生又有助于血糖稳定。老年患者进行龈上洁治时要注意操作轻柔,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牙龈萎缩等情况,避免过度刺激牙龈导致出血加重等不适。
二、局部药物治疗
对于炎症较重的患者,可局部使用药物辅助治疗。例如过氧化氢溶液,它具有杀菌、清洁的作用,能冲洗牙龈沟,减少厌氧菌等的滋生。对于妊娠期女性牙龈炎患者,由于孕期用药需谨慎,一般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局部药物,过氧化氢溶液是较为合适的选择之一,因为其局部使用全身吸收少,能在不影响胎儿的情况下缓解牙龈炎症,但使用时也需由医生操作,控制好浓度和使用频率。
三、全身药物治疗
一般情况下牙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用药较少。但对于伴有全身疾病(如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牙龈炎的患者,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辅助治疗。例如合并细菌感染明显的患者,可根据病情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等问题。对于儿童牙龈炎患者,全身用药更需谨慎,优先考虑局部治疗,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且局部治疗无法控制时,才会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全身药物,并且要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和剂量范围。
四、手术治疗
对于少数牙龈纤维增生明显,经基础治疗后牙龈形态仍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可考虑牙龈成形术等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操作,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的预后和恢复情况有差异。青少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注意术后口腔护理;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可能相对缓慢,要加强术后的口腔清洁指导,密切观察牙龈恢复情况,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五、定期复查与预防
患者需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检查牙龈的炎症情况、牙石菌斑的堆积情况等。对于有易患牙龈炎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戴有正畸矫治器的患者,由于矫治器周围不易清洁,更要增加复查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的健康,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牙龈脆弱易出血,加重牙龈炎。保持规律的作息,增强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预防牙龈炎的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