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多样,微血管并发症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无症状,进展后视力下降等,糖尿病肾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增加,后现蛋白尿等;大血管并发症有心梗相关症状、脑血管相关症状、下肢血管早期间歇性跛行等;神经并发症有周围神经手足麻木等、自主神经影响多系统;儿童糖尿病控制不佳并发症现得早,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风险高且易合并多种基础病。
一、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等症状。如果病变累及黄斑区,会对中心视力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失明。在糖尿病患者中,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这与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受损有关,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的通透性改变、血管闭塞等病理变化。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表现为尿中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期,此时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蛋白尿、水肿,水肿可从眼睑、下肢逐渐发展到全身。病情进一步恶化,会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血压升高等。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以及肾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等情况时,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肾病。
二、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冠心病相关症状,如胸痛、胸闷,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还可能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很多,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冠状动脉时就会引发冠心病。
脑血管并发症:可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梗死,出现偏瘫、意识障碍等。糖尿病会使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闭塞,从而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
下肢血管并发症:早期可能出现下肢发凉、麻木,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无力,休息后可缓解,即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进展,下肢缺血加重,可出现静息痛,疼痛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严重时可导致下肢溃疡、坏疽。这是由于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下肢组织缺血缺氧,长期高血糖还会影响神经,导致下肢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三、糖尿病神经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症状为手足部对称性的麻木、刺痛、烧灼感,就像穿袜子或戴手套样的感觉异常,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肢体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影响患者对疼痛、温度等刺激的感知,容易导致受伤而不自知。周围神经病变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纤维变性、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有关,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较高。
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可出现胃排空延迟、便秘或腹泻;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站立时出现头晕、血压下降等;泌尿系统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也是由于高血糖损伤了自主神经纤维,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发生并发症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糖对其血管、神经等的损害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定期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筛查。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且往往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其他合并症,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时,由于其身体耐受性较差,病情变化可能更为凶险,需要更加细致地监测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