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表现多样,耳部症状有耳流脓(脓液多样、量时有时无)、听力下降(程度各异、影响声音传导)、耳鸣(声音多样、与炎症等因素有关);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急性发作时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等;耳部体征有鼓膜穿孔(部位大小不一、易致炎症反复)、鼓室黏膜充血增厚、可见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了解这些表现利于早期发现诊断,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慢性中耳炎表现多样,耳部症状有耳流脓(脓液多样、量时有时无)、听力下降(程度各异、影响声音传导)、耳鸣(声音多样、与炎症等因素有关);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急性发作时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等;耳部体征有鼓膜穿孔(部位大小不一、易致炎症反复)、鼓室黏膜充血增厚、可见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了解这些表现利于早期发现诊断,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一、耳部症状
1.耳流脓:这是慢性中耳炎常见的症状之一,脓液可为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黏液性脓液通常较稀薄,黏脓性脓液则带有一定黏性,脓性脓液较为浓稠。脓液的量可多可少,时有时无,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中耳有新的感染时,流脓可增多。例如,患者可能在感冒后出现流脓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感冒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炎症蔓延至中耳,使中耳内的感染加重,从而引起流脓量增加。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耳部解剖结构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免疫力相对较低,耳流脓的表现可能更为频繁或在护理不当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变化。
2.听力下降:慢性中耳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其听力下降的程度因人而异,轻度的听力下降可能仅表现为对远处声音的敏感度降低,而重度的听力下降则可能导致患者难以听清日常对话。这是因为中耳内的炎症病变影响了声音的传导,例如中耳内的积液、鼓膜穿孔、听小骨粘连等情况都可能阻碍声音的正常传导,从而引起听力下降。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如果儿童慢性中耳炎患者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以便早期干预,避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3.耳鸣: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症状,耳鸣的声音多样,可为低调的嗡嗡声、嘶嘶声等。耳鸣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中耳内的炎症刺激、听神经受到影响等因素有关。例如,中耳内的炎症导致内耳微循环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听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耳鸣。
二、全身症状
一般来说,慢性中耳炎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在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例如,当慢性中耳炎合并急性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畏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至38℃-39℃左右。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且体温波动可能较大。在儿童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体温变化和全身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三、耳部体征
1.鼓膜穿孔:通过耳镜检查可发现鼓膜穿孔,穿孔的部位、大小不一。常见的穿孔部位有紧张部,穿孔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等。鼓膜穿孔后,外界的细菌等更容易进入中耳,导致炎症反复发生,所以需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等进入中耳。
儿童的鼓膜相对较薄且富有弹性,在慢性中耳炎的病程中,鼓膜穿孔的情况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家长在照顾儿童慢性中耳炎患者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耳部进水等情况,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2.鼓室黏膜表现:鼓室黏膜可呈现充血、增厚等表现,有时可见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如果鼓室内出现肉芽组织,可能会影响中耳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等问题。例如,鼓室内的肉芽组织可能会阻碍声音的传导,或者刺激周围组织引起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总之,慢性中耳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了解这些表现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慢性中耳炎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