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有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性关节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常见并发症,老年患者需在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坏死、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方面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儿童患者在骨折不愈合及其他并发症方面有其应对要点。
相关因素:股骨颈骨折的血液供应特点是其发生不愈合的重要原因,股骨头的血运主要来自旋股内侧动脉的分支,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受损程度不同,若损伤严重则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年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老年人骨质量下降,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几率更高。此外,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等也与骨折不愈合相关,如头下型骨折血供破坏严重,更易出现不愈合。
表现:骨折后超过6个月,骨折端仍有异常活动,X线显示骨折线清晰,骨痂生长极少或无骨痂形成。
股骨头缺血坏死:
相关因素:如前所述,股骨颈骨折导致股骨头血运破坏是最主要原因。骨折移位程度越大,对血运的破坏越严重,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性越高。例如,GardenⅢ型、Ⅳ型骨折较GardenⅠ型、Ⅱ型更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
表现: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进行性加重,X线、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股骨头信号改变、塌陷等表现。
创伤性关节炎:
相关因素:股骨颈骨折若治疗后导致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如骨折复位不良,髋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可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此外,骨折后长期制动导致关节僵硬、周围肌肉萎缩等,也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力学关系,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表现: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可伴有肿胀、畸形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股骨颈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减少,血液回流减慢,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另外,骨折创伤本身也会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表现:患者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怒张等表现,严重时可发生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引发肺部感染。同时,骨折创伤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易感性。
表现: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异常啰音,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
泌尿系统感染:
相关因素:长期卧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留置导尿管等操作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此外,患者饮水减少,尿液冲刷作用减弱,也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表现: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或有发热、腰痛等表现,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细菌等异常。
特殊人群应对措施
老年患者:
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坏死方面:老年患者愈合能力差,更应密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早期可通过合理的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锻炼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对于有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可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方面:鼓励老年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护理,定期更换尿袋等,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液通畅,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儿童患者:
骨折不愈合方面:儿童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股骨颈骨折仍需谨慎处理。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时要注意恢复股骨头血运,尽量采用微创、复位良好的治疗方法。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关注骨折愈合对髋关节发育的影响。
其他并发症方面:儿童长期卧床时要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同时要注重心理护理,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