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弯曲手术存在术中及术后相关危害,术中可能有出血、邻近组织损伤(如鼻泪管、眼眶组织损伤);术后有感染(切口、鼻窦感染)、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鼻中隔与鼻甲、鼻底粘连)、鼻梁塌陷等外观改变、嗅觉减退或丧失等问题。特殊人群中,儿童恢复慢、并发症风险不同且需精心照护;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增加手术及并发症风险;妊娠期女性需谨慎,一般不建议妊娠时手术,如需需严格评估监护。
出血风险:手术过程中,由于鼻中隔部位的血管丰富,可能会出现出血情况。虽然医生会采取措施止血,但仍有一定概率因术中止血不彻底等因素导致术后仍有出血现象。例如,在一些较大型的鼻中隔弯曲矫正手术中,据相关临床统计,约有2%-5%的患者会出现较明显的术中或术后早期出血情况。
邻近组织损伤
鼻泪管损伤:鼻中隔与鼻泪管位置邻近,手术操作不当可能损伤鼻泪管,导致流泪等症状。有研究表明,在鼻中隔弯曲手术中,鼻泪管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5%-1%。
眼眶组织损伤:严重时可能波及眼眶组织,引起眼眶淤血、肿胀等,影响眼部功能及外观。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发生率通常低于1%。
术后相关危害
感染
切口感染:如果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如沾水、受到污染等,容易引发切口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有分泌物等症状。一般来说,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3%-10%左右,具体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术后护理情况等有关。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会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鼻窦感染:手术可能影响鼻窦的引流等,进而导致鼻窦感染,出现鼻塞加重、头痛、流涕伴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鼻窦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5%。
鼻中隔穿孔:这是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2%。多因手术中切除鼻中隔组织过多、操作粗暴等原因引起。患者会出现鼻腔干燥、呼吸时鼻腔有异常气流声等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鼻腔粘连
鼻中隔与鼻甲粘连:术后鼻腔黏膜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粘连,导致鼻腔通气不畅。鼻腔粘连的发生率大概在5%-15%,儿童患者由于鼻腔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术后护理不当等,也可能发生粘连,而老年患者由于局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等因素,粘连发生率可能相对略高一些。
鼻中隔与鼻底粘连:同样会影响鼻腔的正常通气和功能,出现相应的鼻塞等症状。
鼻梁塌陷等外观改变:如果手术中对鼻骨等结构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鼻梁塌陷等外观问题。不过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目前约为0.1%-0.5%,但对于爱美人士等特殊人群仍需格外谨慎。
嗅觉减退或丧失:手术可能影响嗅觉相关的结构或神经,导致嗅觉减退甚至丧失。其发生率约为1%-3%,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些有鼻部既往疾病史的患者可能风险相对更高。
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儿童进行鼻中隔弯曲手术时,由于其鼻腔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儿童鼻腔粘连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且需要特别注意术后鼻腔的护理,避免因鼻腔通气不畅影响面部发育等。同时,儿童对手术的耐受性和配合度相对较差,需要医护人员更加精心地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照护。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会增加手术的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例如,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波动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较高等。所以老年患者在术前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术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以及伤口等的护理。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进行鼻中隔弯曲手术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手术可能带来的应激等情况可能影响胎儿。一般不建议在妊娠期进行该手术,如需手术,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对胎儿的影响,在严格的医学评估和密切监护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