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清洁需正确刷牙、用牙线或间隙刷;定期口腔检查与洁治,每6-12个月检查、每6-12个月洗牙,吸烟人群更频洗牙;纠正口呼吸、避免过度刷牙或用硬毛牙刷;维持健康全身状况,控制基础疾病、均衡饮食;儿童要养成良好习惯、避免过多甜食饮料,老年人注重口腔清洁、定期检查洁治、控基础病延缓牙龈萎缩进程。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于牙缝较宽或佩戴矫正器等情况,可使用间隙刷辅助清洁。牙线能深入牙齿邻接部位,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菌斑,减少因食物嵌塞和菌斑堆积引发的牙龈问题,进而预防牙龈萎缩。
定期口腔检查与洁治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内潜在的问题,如早期的牙龈炎症、龋齿等。通过口腔检查,牙医可以评估牙龈状况,早期发现牙龈萎缩的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儿童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能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牙龈健康的局部因素,如不良的口腔习惯等,并给予纠正指导;成年人定期检查则可早期发现牙周炎等疾病的苗头。
定期洁治: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洗牙,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牙结石是牙龈炎症的重要刺激因素,长期积累的牙结石会压迫牙龈,导致牙龈萎缩。洗牙可以有效去除牙结石,减轻牙龈炎症,维护牙龈健康。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由于烟渍容易与菌斑、牙结石结合,更应定期洗牙,一般建议每3-6个月洗牙一次,以更好地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龈萎缩。
纠正不良习惯
纠正口呼吸:长期口呼吸会使牙龈和口腔黏膜干燥,容易引发牙龈炎症和萎缩。对于因腺样体肥大、鼻炎等导致口呼吸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纠正口呼吸习惯。例如,儿童若存在口呼吸问题,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和牙龈健康,需及时就医,通过治疗鼻炎等改善通气,纠正口呼吸。
避免过度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过度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会损伤牙龈组织,导致牙龈退缩。应选择软毛牙刷,并采用正确的刷牙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刷牙。老年人由于牙齿感觉减退等原因,更要注意刷牙力度,防止因用力不当造成牙龈损伤。
维持健康的全身状况
控制基础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会影响牙龈的健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加重牙龈炎症,进而促进牙龈萎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同时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牙龈萎缩。高血压患者在服用某些降压药物时可能会有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注意口腔护理。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素的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完整性,缺乏维生素C易导致牙龈出血、萎缩等。例如,多吃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牙齿和牙龈的坚固,可通过适当摄入奶制品、豆制品、鱼类等获取。孕妇由于孕期激素变化等原因,更需保证营养均衡,以维持自身和胎儿的口腔健康,预防牙龈萎缩相关问题。
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龈相对娇嫩。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监督儿童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同时,避免儿童食用过多甜食和碳酸饮料,减少龋齿和牙龈炎症的发生风险。儿童在换牙期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理乳牙邻面的食物残渣,预防因乳牙问题影响恒牙牙龈健康。
老年人:老年人牙龈萎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牙龈组织本身的退行性变,另一方面可能与长期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存在基础疾病等有关。老年人应更加注重口腔清洁,可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口腔护理产品,如软毛电动牙刷等辅助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及时处理口腔问题。同时,积极控制全身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延缓牙龈萎缩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