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腔清洁、龈上洁治)、药物辅助治疗(局部用药、全身用药)、手术治疗(牙龈切除术、翻瓣术),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人群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及护理。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
日常刷牙: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应指导其使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例如,儿童由于手部协调能力较差,家长应协助其刷牙并监督刷牙方法的正确性;成年人可根据自身口腔卫生状况调整刷牙频率和力度,保持口腔清洁可减少牙菌斑的堆积,从而减轻牙龈炎症状。有吸烟史的人群更应注意刷牙的彻底性,因为吸烟会增加牙菌斑的附着。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牙线适用于清理牙齿邻面的牙菌斑,对于牙缝较大的人群较为适用;间隙刷则适合牙龈退缩、有根面暴露或牙缝较大的情况。不同口腔状况的人群可选择不同的辅助清洁工具,如老年人牙齿松动或有牙周疾病的人群,在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时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牙龈。
2.龈上洁治
由专业牙医进行龈上洁治,通过超声波洁牙机或手工洁治器去除牙龈上的牙石、菌斑和色素。对于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洁治的频率和操作需适当调整。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患牙龈炎,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洁治来控制口腔炎症,但要注意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洁治操作;孕妇由于体内激素变化易患牙龈炎,在洁治前需告知医生妊娠情况,选择合适的洁治时机和方法。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用药
过氧化氢溶液:可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龈沟,它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能减轻牙龈的炎症和出血。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时要注意浓度和冲洗的力度,儿童应避免误吞,使用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碘制剂:如碘甘油,可局部涂擦于牙龈沟内,有消炎、收敛的作用。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使用前需询问过敏情况,若有碘过敏则不能使用该类药物。
2.全身用药:一般情况下牙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用药较少,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伴有全身疾病(如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的牙龈炎)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使用抗生素等全身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例如,白血病患者合并牙龈炎时,使用抗生素要谨慎,需考虑药物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以及与白血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三、手术治疗
1.牙龈切除术
对于牙龈纤维增生明显、经基础治疗后牙龈形态仍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可考虑牙龈切除术。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适应证和预后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进行牙龈切除术时要充分考虑其口腔的生长发育情况,成年人则根据牙龈增生的程度和口腔功能需求决定是否手术。
2.翻瓣术:适用于牙周袋较深、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通过翻瓣术可以彻底清除龈下牙石和病变组织。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手术前需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和病情的观察。
四、特殊人群牙龈炎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龈炎多与口腔卫生不良、乳牙萌出等因素有关。家长要重视儿童的口腔护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龈炎问题。由于儿童配合度较低,治疗过程中需更加耐心、温和,选择儿童易于接受的治疗方式和材料。
2.孕妇:孕妇牙龈炎与孕期激素变化有关,治疗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引起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后果。在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前,需告知医生妊娠情况,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孕妇的反应。
3.老年人:老年人牙龈炎常与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口腔卫生状况差、牙齿磨损等因素有关。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控制相关全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老年人的口腔组织,避免过度治疗。同时,要指导老年人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提高其口腔健康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