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血,儿童青少年与成年人因不同因素有不同情况;牙龈红肿表现为牙龈颜色发红肿胀,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与多种生活方式及病史有关;牙周袋形成是牙龈与牙齿间形成病理性盲袋,随年龄增长几率增加,与生活方式和病史相关;牙齿松动有不同程度表现,老年人等因不同因素易出现;口臭是口腔散发难闻气味,各年龄段均可有,与生活方式和病史有关,均与口腔健康及相关因素密切相关。
年龄因素:儿童、青少年若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与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有关;成年人牙周病患者牙龈出血情况更为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发生生理性退变,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局部刺激引发出血。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抵抗力,加重牙龈出血的情况;口腔卫生习惯差,不按时刷牙、漱口,导致菌斑堆积,也易引起牙龈出血。
病史影响:有牙周病既往史的人,病情复发时往往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且出血可能较频繁。
牙龈红肿
表现:牙龈颜色发红、肿胀,正常牙龈呈粉红色且坚韧,患病时牙龈组织炎症充血,体积增大。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青春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更容易出现红肿;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改变,牙龈红肿的发生率也会增高。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牙龈红肿;饮食不均衡,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也会影响牙龈健康,导致红肿。
病史影响:有牙周病病史的人,炎症容易反复发作,牙龈红肿是常见表现,若牙周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牙龈红肿会持续存在并可能加重。
牙周袋形成
表现: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深于正常龈沟(正常龈沟深度一般不超过2mm)的病理性盲袋,用探针可探到牙周袋深度。
年龄性别: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退化,牙周袋形成的几率增加;不同性别在这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有研究表明,中老年男性由于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牙周袋形成可能相对更常见。
生活方式:吸烟会破坏牙周组织的附着,促进牙周袋的形成和发展;口腔卫生不良,菌斑牙石长期刺激,是导致牙周袋形成的重要因素,长期不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工具,会使菌斑堆积,引发牙周炎症进而形成牙周袋。
病史影响:有牙周病家族史的人,自身牙周组织的耐受性和抵抗力可能相对较差,更容易在受到局部刺激时形成牙周袋;既往有过牙周病急性发作的患者,若治疗不彻底,也容易发展为牙周袋形成。
牙齿松动
表现:牙齿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初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松动度逐渐加重。
年龄性别: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生理性退变,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的发生率较高;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但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牙齿松动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生活方式:过度咬硬物会加重牙齿的负担,导致牙齿松动,长期单侧咀嚼也会使一侧牙齿受力不均,引发牙齿松动;吸烟不仅影响牙周组织,还会影响全身骨代谢,增加牙齿松动的可能性。
病史影响:有严重牙周病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牙齿松动是常见的晚期表现,若牙周病持续进展,牙槽骨吸收严重,牙齿松动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导致牙齿脱落。
口臭
表现:口腔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可能是由于牙周袋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坏死组织等产生有异味的物质所致。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出现口臭,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儿童若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因菌斑堆积等原因出现口臭;老年人由于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口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不注意口腔卫生,不按时清洁口腔,是导致口臭的常见原因;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有吸烟、饮酒等习惯,也会加重口臭情况。
病史影响:患有牙周病的人,由于牙周袋内细菌滋生,更容易出现口臭,且牙周病病情越严重,口臭可能越明显,若牙周病得到控制,口臭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