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预防需严格控血糖(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及规范药物使HbA1c尽量<7%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足部检查与护理(每日查足、清洁、选合适鞋袜);治疗包括创面处理(清洁消毒、据情况选抗菌药、用敷料或清创)、改善血液循环(用扩血管药、运动、高压氧等)、神经病变处理(用营养神经药、控血糖护足)。
一、预防方面
1.血糖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多项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例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尽量控制在7%以下。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规范的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来实现血糖的稳定控制。不同年龄、性别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年轻患者可能更注重通过规律运动和合理饮食来控制血糖,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
生活方式方面,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血糖控制和下肢健康。
2.足部检查与护理
每天检查足部是重要的预防措施。糖尿病患者要仔细观察足部皮肤有无破损、红肿、水疱、裂口等情况。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做好足部检查,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描述足部的不适。检查时要注意脚趾间、足底等部位。
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温度不宜过高,一般37-40℃为宜)清洗足部,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间要保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对于有足部皮肤干燥的患者,可以使用温和的润肤霜,但要注意不要涂抹在脚趾间。
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要宽松、舒适、合脚,避免挤压脚部。建议选择透气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袜子,保持足部干爽。对于有足部畸形或血液循环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定制特殊的鞋子来保护足部。
二、治疗方面
1.创面处理
当糖尿病足出现创面时,首先要对创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使用生理盐水等温和的溶液清洗创面,去除创面的污垢和坏死组织。如果创面有感染迹象,可能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来控制感染。例如,对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可能会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会选用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断。
对于较小的创面,可以使用一些促进创面愈合的敷料,如水胶体敷料等。水胶体敷料能够吸收创面渗出液,创造湿润的愈合环境,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对于较大的、深度较深的创面,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手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2.改善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一些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例如,前列腺素类似物可以扩张血管,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促进足部组织的修复。运动疗法也是改善血液循环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足部负担。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运动前需咨询医生的意见。
高压氧治疗也是一种可选的方法,高压氧可以提高组织的氧含量,促进创面愈合。但高压氧治疗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并且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高压氧治疗。
3.神经病变的处理
对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甲钴胺能够参与神经元的代谢和神经髓鞘的合成,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进一步加重神经病变。对于有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减退的患者,要更加注意足部的保护,避免足部受伤而不自知。例如,患者可能感觉不到足部的疼痛,但实际上已经有微小的损伤,这些损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足溃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