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想暴食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应对暴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进行体力活动、从事兴趣爱好)、调整环境(远离食物诱惑、创造舒适环境)、进行情绪调节(深呼吸与冥想、写情绪日记)、寻求专业帮助(与心理医生沟通、加入进食障碍支持团体)来实现,以减少暴食冲动、稳定情绪、找到深层原因并获支持鼓励。

一、转移注意力

进行体力活动:可以选择进行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动,比如做家务,像扫地、擦桌子等,通过身体的运动转移对暴食的注意力。研究表明,适当的体力活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散大脑中关于暴食的注意力焦点。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适用,例如青少年可以参与打篮球、跑步等运动,成年人可以选择快走、跳绳等方式,通过让身体忙碌起来,减少产生暴食冲动的机会。

从事兴趣爱好: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中也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绘画、弹奏乐器等。以绘画为例,当专注于描绘色彩和线条时,大脑会被其他刺激所占据,从而抑制暴食的欲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艺术爱好的人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沉浸在兴趣爱好里缓解想要暴食的念头。

二、调整环境

远离食物诱惑:将容易引发暴食的高热量、高糖分食物从视线和触手可及的地方移除,例如把客厅的糖果罐收起来,把橱柜里的蛋糕等甜品放到高处或移走。这是因为视觉和物理上的接近会强化进食冲动,通过改变环境中的食物呈现方式,减少接触食物诱惑的机会。对于有特定病史的人群,比如有肥胖相关病史的人,更需要严格做到这一点,避免环境因素诱发暴食。

创造舒适环境:营造一个舒适、放松且没有压力的环境,比如调整室内的温度、光线,摆放喜欢的绿植等。舒适的环境有助于稳定情绪,而情绪波动往往是引发暴食的常见原因之一。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通过调整环境来改善,儿童可以在温馨舒适的房间里玩耍,减少因环境不适产生的不良情绪导致的暴食可能;老年人可以在安静、布置温馨的房间里休息,稳定情绪避免暴食冲动。

三、进行情绪调节

深呼吸与冥想:通过深呼吸来调节情绪,比如采用腹式呼吸法,慢慢地吸气,让腹部隆起,然后慢慢地呼气,让腹部收缩,重复几次。冥想也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专注于当下的呼吸和感受,排除杂念。研究显示,深呼吸和冥想能够降低人体的应激激素水平,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减少暴食的发生概率。不同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都可以练习,男性可以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深呼吸调节,女性可以在闲暇时间尝试冥想,帮助稳定情绪应对暴食冲动。

写情绪日记:把自己想要暴食时的情绪、引发情绪的事件等记录下来,通过书写来梳理情绪。例如详细记录当下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问题还是其他原因产生了想要暴食的念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触发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对于不同病史的人群,比如有心理疾病相关病史的人,写情绪日记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变化,同时也有助于自己察觉情绪规律,避免暴食。

四、寻求专业帮助

与心理医生沟通:如果频繁出现想要暴食的情况,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找到引发暴食的深层心理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以从心理治疗中获益,儿童可能需要家长陪同下的儿童心理治疗师进行针对性干预,青少年可以与心理医生深入探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对暴食的影响,成年人则可以通过与心理医生的沟通解决工作生活压力等导致的暴食问题。

加入进食障碍支持团体:参加进食障碍支持团体,与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在团体中可以分享自己想要暴食时的应对经验和感受,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和鼓励。这种群体的支持有助于增强患者战胜暴食的信心,因为看到其他人也在努力克服类似问题,会让自己更有动力去改变。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在支持团体中都能找到共鸣,比如上班族可以在团体中交流工作压力下如何避免暴食,学生可以分享学习压力与暴食的关系及应对方法。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这组疾病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属于精神类障碍。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用节食等各种方法有意地造成体重过低,拒绝保持最低的标准体重;而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当的抵消行为,如诱吐、滥用利尿剂或泻药、节食或过度运动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颈椎压迫咽喉症状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颈椎压迫咽喉可能会出现咽喉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1.咽喉部异物感 由于颈椎病变压迫相关神经等,导致咽喉部感觉异常,总觉得有东西卡在咽喉,但实际并无真正的异物。这种异物感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时有时无,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2.吞咽困难 颈椎的压迫可能影响吞咽功能的正常神经支配,使得吞咽
右侧基底节脑梗死后果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右侧基底节脑梗死的后果通常和梗死面积有关。 如果右侧基底节区发生小面积脑梗死,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患者通常会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轻微活动受限以及头晕、头痛、嗜睡、吐字不清等全身症状。 若是右侧基底节区发生大面积脑梗死,会导致患者一侧或双侧肢体瘫痪、颜面部肌肉麻痹、进食障碍、吞咽以及讲话困难、
得了胆囊炎会消瘦吗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得了胆囊炎是不是会消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患者得了胆囊炎后及时进行治疗,则病情可得到恢复,通常不会引起消瘦。如果患者得了胆囊炎后未及时止咳,可能会导致长期的进食障碍和炎症反应,从而使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出现消瘦现象。因此,当患者得了胆囊炎后,应及时就医治疗,以预防消瘦的发生。 若患
神经性厌食症如何诊断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量表测试等方式可以诊断神经性厌食症。 1、体格检查:常规体检项目包括体重、外貌。患者会因为长期饮食控制出现营养不良,通常表现为低体温、低血压、贫血、心动过缓等。 2、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电解质检测可以明确是否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另
有脑梗的人能喝奶粉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指的是脑梗死,一般可以适当喝奶粉,但不建议过量饮用奶粉。 奶粉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磷等营养成分,脑梗死患者适当喝奶粉可以补充营养,对于身体有好处。并且奶粉中的蛋白质可以合成氨基酸,增强自身免疫力。此外奶粉可以用水冲调饮用,容易吞咽,一般不会导致脑梗死引起的进食障碍加重。由于奶粉有一定热量,
右侧基底节脑梗死后果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右侧基底节脑梗死的后果是不是会梗死面积有关。 如果右侧基底节区发生小面积脑梗死,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患者通常会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轻微活动受限以及头晕、头痛、嗜睡、吐字不清等全身症状。 如果是右侧基底节区发生大面积脑梗死,会导致患者一侧或双侧肢体瘫痪、颜面部肌肉麻痹、进食障碍、吞咽以及讲话困
脑梗患者血压低是怎么回事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脑梗死患者血压低可能与血容量不足、药物治疗不当或休克等因素有关。 1.血容量不足 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进食障碍或意识障碍的情况,导致进食量减少,长时间可能会导致血容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会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2.药物治疗不当 如果患者不当使用降压药物,比如硝苯地平、氢氯噻嗪等降
癌症病人不宜吃甜食吗
赵鹏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临床上不存在癌症病人不适合吃甜食的说法,癌症病人可以适量吃甜食。 糖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甜食中的糖类可以通过分解反应转化为葡萄糖,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癌症属于消耗性疾病,癌细胞繁殖需要消耗机体大量能量,适当进食甜食可以为机体供能,避免体重大幅下降,一般不会加重病情。但部分
什么是厌食症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进食障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厌食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心理因素,如过度追求完美、低自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社会因素,包括对苗条身材的过度推崇和社会压力;生物学因素,如遗传易感性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对进食产生异常的态度和行为。患者由于长期限制进食或过度节食,会出现
12岁女孩得抑郁症的表现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12岁女孩得抑郁症的表现可能包括情绪变化、兴趣丧失、睡眠问题、进食障碍等。 1.情绪变化 女孩可能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感到悲伤、无助或绝望,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2.兴趣丧失 对曾经喜欢的活动或事物失去兴趣,包括学习、游戏、社交等。 3.睡眠问题 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或惊醒等睡眠问题。 4
进食障碍包括哪些疾病
任会鹏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进食障碍目前国内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比如日本进食障碍发病率非常高,前十年美国进食障碍发病率非常高。进食障碍常见于女性,青春期女孩最多。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呕吐主要是指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顾名思义因为主观原因,自己思维、情绪方面原因,不愿意进食,过分挑剔,害
进食障碍应该如何干预
任会鹏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进食障碍患者,首先有心理社会因素,且有家庭环境背景,进食障碍患者需要详细询问个人史、成长史、家庭成长因素,明确患者产生进食障碍具体原因,找到心理动力学机制,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处于进食障碍急性期,第一保证生命,维持生命。如果是极重度患者,患者可能需要进ICU,联合营养科积极配营养餐,做好防范,让患者度过危险期。第二采用改善情绪、改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