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全身症状有全身乏力,儿童活动量减少、老年起居吃力;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相关症状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肝区症状有肝区隐痛胀痛、肝大或肝脾肿大;还有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及出血倾向等表现。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肝脏是参与消化液分泌等多种消化相关功能的重要器官,慢性肝炎时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胆汁的分泌、消化酶的合成等,从而导致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起食欲减退。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原本喜欢的食物也不愿意吃,食量较以往明显减少;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的食量减少,甚至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恶心、呕吐:部分慢性肝炎患者会有恶心的感觉,严重时可出现呕吐症状。这是由于肝功能异常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以及体内代谢产物不能正常代谢,刺激胃肠道引起的。儿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可能会影响营养的摄入,需要特别关注其水分和营养的补充;老年患者若频繁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增加电解质紊乱等风险。
腹胀: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腹胀感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肝脏疾病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产生过多气体,引起腹胀。儿童患者腹胀可能表现为腹部膨隆,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的腹部比平时增大;老年患者腹胀可能会影响其呼吸等,因为腹胀可能会使膈肌上抬,影响呼吸运动。
黄疸相关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当慢性肝炎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就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的现象。患者的皮肤会呈现黄色,巩膜(眼白部分)也会变黄。儿童患者出现黄疸时,家长可能会首先发现孩子的眼白部分变黄,然后逐渐发现皮肤变黄;老年患者黄疸可能会使皮肤颜色加深,且由于老年患者皮肤较薄等特点,黄疸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
尿色加深:尿液颜色会变深,呈现浓茶色等。这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后,经肾脏排出的胆红素增加,导致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从而使尿色加深。儿童患者尿色加深可能容易被家长观察到,如尿布上的尿液颜色异常;老年患者尿色加深可能会影响其自身对尿液变化的察觉,但家属需要留意观察。
肝区症状
肝区隐痛或胀痛:患者的右上腹(肝区)可能会出现隐痛或胀痛的感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刺激肝包膜引起的。儿童患者可能会用手触摸或指向右上腹表示不适;老年患者由于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有所不同,疼痛表现可能不太典型,但仍需要关注右上腹是否有异常的不适感。
肝大或肝脾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可能发现肝脏肿大,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脾脏肿大。肝脏肿大是因为炎症导致肝脏细胞肿胀等改变,脾脏肿大可能是由于门静脉高压等原因引起的。儿童患者肝大或脾大可能在腹部触诊时被发现;老年患者由于腹部脂肪等因素,可能需要更仔细的检查才能发现肝脾肿大的情况。
其他症状
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对于慢性肝炎患者,尤其是病情较严重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内分泌紊乱的相关表现。例如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如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等;男性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等情况。这是因为肝脏对雌激素等激素的灭活功能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引起的。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内分泌紊乱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老年患者内分泌紊乱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状态,如女性老年患者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男性老年患者乳房发育可能会带来心理压力等。
出血倾向:部分慢性肝炎患者会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是因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儿童患者出现出血倾向时,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出血的部位和程度,及时就医;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情况,出血后可能不易止血,需要更加谨慎地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