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腔清洁指导、龈上洁治)、药物辅助治疗(局部药物、全身药物)、手术治疗(龈瓣切除术、牙周翻瓣术),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基础治疗含口腔清洁(巴氏刷牙、牙线间隙刷使用)和龈上洁治,药物分局部(碘甘油、氯己定含漱液)和全身(抗生素),手术针对不同牙周情况,特殊人群治疗需兼顾自身特点。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需在家长帮助下正确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成年人可自主选择合适的牙刷,但要保证刷牙方法正确。刷牙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牙周炎患者,良好的刷牙习惯是控制病情的基础。研究表明,正确刷牙可减少口腔内菌斑数量,降低牙龈炎症程度。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牙线适用于清理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对于牙齿间隙较大或有部分牙齿修复体的患者,可使用间隙刷。不同人群使用牙线或间隙刷的频率和方法略有不同,老年人牙齿松动或有特殊口腔状况时,需在医生或牙医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牙线或间隙刷及使用方法。
2.龈上洁治
由专业牙医进行龈上洁治,即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机或手工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和色素。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洗牙,但对于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洗牙,如每3-6个月一次。洗牙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大多数人可以耐受。洗牙能直接去除牙齿表面的局部刺激因素,减轻牙龈炎症,防止牙周炎进一步发展。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药物
碘甘油:可局部涂抹于牙龈沟内,具有消炎、收敛的作用。对于轻度牙周炎患者,局部涂抹碘甘油能缓解牙龈炎症,减轻红肿、出血等症状。
氯己定含漱液:每天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含漱,能有效抑制口腔内的菌斑形成。但儿童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需谨慎,因为低龄儿童可能会吞咽含漱液,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牙齿染色等问题,一般建议6岁以上儿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全身药物: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征和剂量。全身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过敏史等因素,例如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阿莫西林。
三、手术治疗
1.龈瓣切除术
当牙龈出现增生、袋深较深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龈瓣切除术。通过切除部分牙龈组织,使牙周袋变浅,有利于口腔清洁和病情控制。手术适用于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较深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略有不同,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恢复可能需要更精心的护理。
2.牙周翻瓣术
对于牙周炎病变较严重,涉及深层牙周组织的患者,牙周翻瓣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翻开牙龈瓣,彻底清除牙周袋内的菌斑、牙结石及病变组织,然后复位牙龈瓣。术后需要患者严格遵循口腔护理要求,注意口腔卫生,促进伤口愈合。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认真配合术后的护理措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周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时需特别注意。儿童牙周炎可能与局部菌斑堆积、不良口腔习惯等有关。治疗时要以温和、安全的方式进行,如选择儿童专用的口腔清洁用品,洗牙时要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尽量减轻其恐惧心理。同时,要教育家长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
2.孕妇:孕妇患牙周炎时,治疗需谨慎。孕期前3个月一般不进行复杂的牙周治疗,以免引起流产;孕期4-6个月可进行简单的龈上洁治等治疗。孕妇患牙周炎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要注重孕期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适当的口腔治疗。
3.老年人:老年人牙周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牙周炎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例如,老年人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手术治疗时要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