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儿童相对敏感、成人因不同情况疼痛表现异,感染性较剧烈)、局部肿胀(儿童相对明显、成人分情况且感染性伴红热)、活动受限(儿童因痛肿不敢正常活动、成人因部位不同受限表现异且不同年龄影响不同)、压痛(儿童按压反应明显、成人压痛局限且与病情相关)、发热(感染性骨膜炎有,儿童体温轻度升高、成人更高且全身症状不同)。
局部疼痛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生长活跃,若发生骨膜炎,疼痛可能相对较为敏感。比如长跑等运动后,儿童下肢骨膜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疼痛程度可能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会在运动相关部位有明显的不适感。
成人:成人骨膜炎引起的局部疼痛,常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强度较大或有外伤史的人群。例如长期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的成人,胫骨等部位的骨膜炎会导致局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或刺痛,在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休息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再次活动又会复发。
不同病因:感染性骨膜炎导致的局部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同时可能伴有局部红肿、发热等表现;而非感染性骨膜炎引起的疼痛相对较缓,可能与劳损、受凉等因素相关。
局部肿胀
儿童:儿童骨膜相对较薄,血管丰富,骨膜炎时肿胀可能相对较明显。像胫骨骨膜炎的儿童患者,局部可能会看到轻微的肿胀,用手触摸能感觉到局部组织较饱满。
成人:成人骨膜炎导致的肿胀,若为慢性劳损引起的骨膜炎,肿胀一般是渐进性的,初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局部会出现肿胀,皮肤温度可能正常或略有升高;若是急性损伤导致的骨膜炎,肿胀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出现,伴有明显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特殊情况:感染性骨膜炎引发的肿胀往往伴有红、热等表现,肿胀范围可能会随着感染的扩散而扩大。
活动受限
儿童:儿童骨膜炎时活动受限与疼痛和肿胀密切相关。比如膝关节骨膜炎的儿童,会出现不敢正常屈伸膝关节的情况,在行走、上下楼梯时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活动会加重疼痛和肿胀,所以儿童会不自觉地减少相关部位的活动。
成人:成人骨膜炎导致活动受限,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足部骨膜炎的成人,在行走时会感到疼痛,从而出现步态异常,行走困难;上肢骨膜炎的成人,会影响相应肢体的正常活动,如肩关节骨膜炎会导致上肢的抬举、旋转等动作受限。
年龄与活动:不同年龄段的人由于日常活动量和活动方式不同,骨膜炎导致活动受限的程度和表现也不同。年轻人活动量大,骨膜炎引起的活动受限可能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老年人活动量相对较小,活动受限可能主要影响其日常简单活动,如穿衣、洗漱等。
压痛
儿童:儿童骨膜炎部位有明显压痛,用手指按压病变的骨膜部位时,儿童会因疼痛而表现出哭闹、躲避等反应。比如胫骨骨膜炎的儿童,按压胫骨相应部位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
成人:成人骨膜炎压痛部位相对较局限,用手指按压时能明确指出疼痛的具体位置,压痛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重,压痛越明显。例如跟骨骨膜炎的成人,按压跟骨部位会有显著的压痛感。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压痛的感知存在差异,一些痛觉敏感的人可能在骨膜炎早期较轻时就会感觉到明显压痛,而痛觉相对不敏感的人可能在病情较严重时才会有明显压痛表现。
发热(感染性骨膜炎)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性骨膜炎时发热可能较为常见。体温可能会轻度升高,一般在37.5℃-38.5℃左右,同时伴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等表现,如小儿胫骨感染性骨膜炎,除了局部症状外,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成人:成人感染性骨膜炎引起的发热,体温可能更高,可达38.5℃以上,全身症状相对儿童可能更明显,如伴有寒战、乏力等。例如成人足部感染性骨膜炎,除了足部局部的炎症表现外,发热是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需要积极明确感染源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感染情况: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发热的特点也可能有所不同。若为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炎,发热可能呈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且可能伴有其他病毒感染的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