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主要局限于牙龈组织,病理上是牙龈组织炎症,牙齿支持组织一般不受破坏,病程短、预后好;牙周炎炎症累及深部牙周组织,有牙周组织破坏、牙齿松动等,病程长、预后差,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的相关情况。
一、炎症累及范围
牙龈炎:主要局限于牙龈组织,是牙龈组织受到牙菌斑等局部刺激引起的炎症,炎症仅累及牙龈缘和牙龈乳头等牙龈部位,一般不涉及牙周膜、牙槽骨等深部牙周组织。例如,通过口腔检查可见牙龈红肿、易出血,但牙齿松动等情况通常不存在。
牙周炎:炎症不仅累及牙龈,还会向深部蔓延,涉及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支持组织。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症状。比如,牙周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二、组织病理变化
牙龈炎:牙龈组织主要表现为牙龈上皮和结缔组织内的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主要是牙龈组织的充血、水肿、纤维细胞增生等,没有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牙龈结缔组织中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但牙周膜和牙槽骨结构基本正常。
牙周炎:组织病理上除了有牙龈组织的炎症外,还存在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吸收等情况。牙周膜中的胶原纤维遭到破坏,牙槽骨出现吸收陷窝,破骨细胞活跃,成骨细胞相对减少,随着病情进展,牙槽骨吸收加剧,导致牙齿的支持结构逐渐丧失。
三、对牙齿支持组织的影响
牙龈炎:一般情况下牙齿的支持组织没有遭到破坏,牙齿的稳固性通常不受明显影响,患者牙齿松动不明显,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牙龈炎症可以消退,牙齿可以恢复正常的稳固状态。例如,通过洗牙等治疗措施,牙龈炎患者的牙龈炎症消退后,牙齿的位置和稳固性大多能恢复。
牙周炎:由于牙周支持组织不断遭到破坏,包括牙槽骨吸收、牙周膜纤维破坏等,牙齿的支持力量逐渐减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齿松动。而且病情如果进一步发展,牙齿松动度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导致牙齿脱落。比如,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严重时,牙齿松动明显,严重影响咀嚼功能。
四、病程及预后
牙龈炎:病程相对较短,如果能及时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认真刷牙、洗牙等,炎症容易消退,预后较好,一般不会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的永久性损伤。例如,儿童如果注意口腔卫生,发生牙龈炎后及时处理,牙龈炎症可很快得到控制。
牙周炎:病程相对较长,呈慢性进展性,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会持续进展,预后相对较差。即使经过治疗,也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牙周组织状态,而且容易复发。比如,一些患有牙周炎多年的患者,经过治疗后,虽然炎症得到控制,但牙槽骨吸收等已经造成的组织破坏很难完全修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并且需要长期维护口腔卫生来防止病情复发。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患牙龈炎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乳牙萌出等因素有关。比如,幼儿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牙面上堆积食物残渣、菌斑等,容易引发牙龈炎。此时应注重儿童的口腔卫生指导,家长帮助儿童养成正确刷牙的习惯,使用儿童专用牙膏等。而儿童患牙周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等特殊情况,也可能发生,需要特别关注其口腔卫生和全身健康状况,及时干预治疗。
孕妇: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患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等。这是因为激素水平改变会影响牙龈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孕妇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在孕期进行口腔检查和适当的口腔治疗时要告知医生怀孕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而孕妇患牙周炎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需要谨慎处理,因为牙周炎可能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的风险等,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孕期的特殊性。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牙龈退缩、牙齿磨耗等原因,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同时老年人患牙周炎的概率相对较高,与老年人的口腔卫生状况、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等)、牙齿的磨损和移位等因素有关。老年人需要更加注重口腔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周治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控制全身系统性疾病,以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