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步骤(切口选择、乳突暴露与凿开、胆脂瘤清除、鼓室成形可选)、术后处理(伤口护理、耳部观察、抗感染治疗)及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听力康复、生活注意事项),各环节需根据患者情况细致操作与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中耳炎发作的时间、频率、是否有听力下降、耳痛、流脓等症状,了解既往耳部手术史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需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及配合程度。儿童患者可能因恐惧等因素影响手术配合,需做好心理安抚;成年患者则需了解其基础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若有这些疾病需在病情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手术,因为高血压患者手术中血压波动可能影响手术操作及预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进行全面的耳部检查,包括耳镜检查观察鼓膜及中耳情况,颞骨CT检查明确胆脂瘤的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通过CT可以清晰显示胆脂瘤侵犯的部位,如是否累及乳突、鼓室、外耳道等,这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2.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需剪去术耳周围的头发,一般要剪至距术耳5cm左右的范围。
术前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尤其是对于有流脓等感染表现的患者,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若没有明确结果则可选用广谱抗生素,以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二、手术步骤
1.切口选择
耳后切口:这是常用的切口方式。对于大多数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在耳后沟做一弧形切口,长度根据病变范围而定。一般从耳轮上脚开始,向下延伸至乳突尖下方。该切口有利于暴露乳突、鼓室等结构,且术后瘢痕相对较隐蔽。
2.乳突暴露与凿开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骨膜后,用骨凿或电钻凿开乳突骨质,暴露乳突气房。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重要结构,如面神经、乙状窦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乳突骨质相对较软,操作时更需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通过电钻磨除乳突骨质,逐步显露鼓窦及鼓室。
3.胆脂瘤清除
找到鼓窦后,进一步清理鼓窦内的胆脂瘤组织,然后逐步进入鼓室,仔细清除鼓室内的胆脂瘤上皮及病变组织。在清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听小骨等结构,对于听小骨已被破坏或与胆脂瘤粘连严重的情况,需谨慎操作,必要时可在术后进行听骨链重建等后续处理。
4.鼓室成形(可选)
如果听骨链有部分残留且可修复,可进行鼓室成形术。将残留的听小骨修整后,用自体组织(如颞肌筋膜、软骨等)或人工听骨等材料重建听骨链,以恢复听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自体组织的生长潜力,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自体组织进行重建,但需考虑其组织量是否足够等因素。
三、术后处理
1.伤口护理
术后要保持耳部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感染迹象。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防止其抓挠伤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或影响愈合。
2.耳部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耳部情况,包括听力变化、是否有耳鸣、耳痛等症状。定期进行耳部检查,了解术腔恢复情况,一般术后1-2周可进行第一次复查,观察术腔上皮化情况等。
3.抗感染治疗
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根据手术情况及患者恢复情况持续用药3-5天左右,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尤其是儿童患者,要警惕抗生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四、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1.听力康复
术后患者听力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对于行鼓室成形术的患者,要告知其避免用力擤鼻等动作,防止影响听骨链的稳定。可以根据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在术后适当时间进行听力康复训练,如佩戴助听器等,但儿童患者佩戴助听器需要考虑其年龄及配合程度,要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助听器,并进行专业的调试和指导。
2.生活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在洗头、洗澡时要防止水进入耳内,可使用棉球堵塞外耳道,但要注意不要塞得太紧。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其耳部受伤或进水等情况发生。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及身体恢复,儿童患者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