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定期口腔检查和洗牙;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并控制糖分摄入;避免用口呼吸和过度吸烟等不良习惯;及时治疗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具体而言,要正确刷牙且儿童需家长辅助,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邻面;每6-12个月口腔检查,每年洗牙1-2次;保证营养摄入并控糖;纠正用口呼吸,戒烟;龋齿和牙周炎要及时治疗。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齿邻面,牙线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对于牙缝较宽的人,牙缝刷是更好的选择,可深入牙缝清洁。老年人牙齿间隙可能较大,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能更好地维护口腔清洁,预防牙龈萎缩;儿童在牙齿替换期,牙齿排列可能不整齐,也可在家长指导下使用适合的牙缝清洁工具。
定期口腔检查和洗牙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口腔医生会通过视诊、探诊等方法检查牙齿、牙龈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牙龈炎症、牙结石等问题并及时处理。儿童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进行首次口腔检查,之后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乳牙龋齿、牙齿发育等问题并进行干预;老年人由于口腔组织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更应定期检查,关注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情况。
定期洗牙:每年至少洗牙1-2次,洗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和色素沉着,牙结石是导致牙龈炎症和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定期洗牙能有效预防牙龈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洗牙,一般每3-6个月洗牙一次。
合理饮食
均衡营养: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素的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牙龈脆弱、易出血,常见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西兰花、青椒等;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健康,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动物肝脏、蛋黄等,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等;磷也是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含磷食物有瘦肉、坚果、豆类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牙齿和牙龈的发育,应保证饮食均衡;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可能下降,可通过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制剂等方式来保证营养素的摄入,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果、含糖饮料等甜食的摄入,因为细菌会利用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并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和牙龈萎缩。儿童是高糖饮食的主要受害者,家长应控制儿童的糖分摄入,避免儿童过多食用糖果、甜饮料等,可选择无糖或低糖的饮品和零食;成年人也应注意控制糖分摄入,保持口腔健康。
避免不良习惯
纠正用口呼吸习惯:长期用口呼吸会使口腔黏膜干燥,牙龈失去唾液的湿润和缓冲,容易发生炎症和萎缩。如果存在用口呼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查找原因并进行纠正,例如治疗鼻腔疾病、调整睡眠姿势等。儿童如果存在用口呼吸习惯,可能会影响面部发育和牙齿排列,需要及时干预;成年人用口呼吸也会对口腔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积极处理。
避免过度吸烟:吸烟会导致口腔内环境改变,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抑制牙龈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牙龈炎症和牙龈萎缩的发生风险。吸烟者应尽量戒烟,戒烟有助于改善口腔健康状况,降低牙龈萎缩的发生几率。老年人吸烟对口腔健康的危害更大,更应重视戒烟;对于儿童来说,二手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应尽量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
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治疗龋齿:一旦发现龋齿应及时治疗,龋齿如果不及时处理,病变会向深部发展,累及牙髓,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进而影响牙龈健康,导致牙龈炎症和萎缩。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牙齿情况,发现龋齿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成年人也应定期检查牙齿,发现龋齿尽早治疗。
治疗牙周炎:牙周炎是导致牙龈萎缩的常见原因之一,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如洗牙、龈下刮治等)、手术治疗等。基础治疗是通过机械方法清除牙龈上下的牙结石和菌斑,控制炎症;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老年人如果患有牙周炎,更要积极治疗,因为牙周炎会加速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的进程;儿童如果患有牙周炎,多与口腔卫生不良、先天性牙周组织发育异常等有关,需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