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基础治疗需维护口腔卫生,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手术治疗有牙龈瓣移植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药物辅助治疗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局部用药各年龄段有不同注意事项,全身用药一般少用,特殊情况需补充营养物质。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治疗牙龈萎缩的基础。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监督其每天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因为儿童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有效减少菌斑、牙石的堆积,延缓牙龈萎缩进展。成年人也需严格遵循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因为菌斑、牙石是导致牙龈炎症进而引起牙龈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的菌斑、牙石刺激会破坏牙龈组织及牙槽骨。
有特殊病史人群:若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更要注重口腔卫生,因为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口腔内的细菌容易繁殖,加重牙龈炎症。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加强口腔卫生护理,可适当增加漱口次数,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辅助清洁,但要注意漱口水的选择需谨慎,避免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洁治(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石。儿童一般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洁治,因为儿童牙齿萌出过程中易有菌斑堆积;成年人则建议每年至少洁治1-2次。通过洁治可以去除牙龈周围的局部刺激物,减轻牙龈的炎症,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
特殊人群:对于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在洁治前需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因为这类患者凝血功能可能异常,洁治过程中需小心操作,避免引起牙龈出血不止等情况。洁治后要密切观察牙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二、手术治疗
1.牙龈瓣移植术
适用情况:当牙龈萎缩较严重,影响美观或伴有牙齿敏感等情况时可考虑。对于青少年患者,若因正畸治疗等原因导致牙龈萎缩,在合适的时机可考虑牙龈瓣移植术来改善牙龈状况。成年人牙龈萎缩明显影响外观或功能时也可采用该手术。
手术原理: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获取带蒂或游离的牙龈瓣,移植到牙龈萎缩的部位,覆盖暴露的牙根面,以达到恢复牙龈外形和功能的目的。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在妊娠期进行牙龈瓣移植术,因为妊娠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手术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可在哺乳期结束后再根据牙龈情况考虑手术。
2.引导组织再生术
适用场景:对于有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龈萎缩的患者,若牙槽骨有再生潜力可采用该术式。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只要牙槽骨条件合适均可考虑。例如一些因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的成年患者,经评估后符合条件可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
作用机制:通过植入引导组织再生膜等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向根面生长,形成新的牙周附着结构,包括新的牙槽骨和牙龈组织,从而改善牙龈萎缩及牙槽骨吸收的状况。对于儿童患者,一般较少采用该手术,因为儿童的牙槽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可能会对其牙槽骨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除非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且经过严格评估后才考虑。
三、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用药
对于各年龄段:可使用一些局部的消炎药物,如碘甘油等,涂抹在牙龈萎缩部位,起到消炎、收敛的作用。儿童使用局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误吞,应选择儿童适用的低浓度药物剂型。成年人可正常使用碘甘油等药物,但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涂抹在牙龈沟内等部位。
特殊人群: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局部药物时也要谨慎,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局部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影响肝肾功能。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根据情况调整局部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2.全身用药:一般情况下牙龈萎缩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用药较少。但对于一些因全身疾病导致牙龈萎缩的患者,如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牙龈萎缩,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对于儿童患者,若怀疑有维生素缺乏等情况导致牙龈萎缩,应通过饮食调整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应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不是轻易使用全身药物。成年人因全身疾病引起牙龈萎缩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来辅助牙龈萎缩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