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炎有局部、全身症状及不同类型的特殊症状。局部症状包括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清水样或黏液性/脓性流涕、频繁打喷嚏;全身症状有头痛、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过敏性鼻炎还伴眼痒、流泪、皮肤湿疹等,慢性鼻炎以鼻塞、流涕持续超3个月为主,家长需观察症状,及时就医并注重预防。
一、局部症状
1.鼻塞
对于年龄稍大能够表述的小儿,会主诉鼻子不通气。小儿鼻炎引起的鼻塞有间歇性和交替性特点。间歇性鼻塞是指鼻塞程度在一天内会有所变化,比如白天活动时鼻塞相对较轻,夜间休息时加重;交替性鼻塞表现为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加重,上侧鼻腔通气较好,转身后两侧鼻腔鼻塞情况互换。这是因为小儿鼻腔黏膜血管丰富,炎症时易充血肿胀,且鼻周期(正常人生理性的两侧鼻甲交替性充血、肿胀)在小儿时期更明显。
婴幼儿由于不会用语言表达鼻塞,可能会出现张口呼吸、烦躁不安等表现,因为鼻腔堵塞影响经鼻呼吸,只能用口呼吸来维持气体交换。
2.流涕
清水样涕是小儿鼻炎常见的流涕类型,多在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出现。这是由于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引起腺体分泌增加,导致大量清水样鼻涕流出。如果是感染性鼻炎,初期可能是清水样涕,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变为黏液性或脓性涕。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初期为清水样涕,3-5天后可变为黏液脓涕。
小儿分泌的鼻涕有时会向后流入咽部,引起小儿咳嗽,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平卧状态下鼻涕更容易倒流刺激咽部,导致刺激性咳嗽,家长可能会误以为小儿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而忽视鼻炎的可能。
3.打喷嚏
小儿鼻炎时打喷嚏较为频繁,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小儿,接触过敏原后可突然出现多个连续打喷嚏。这是因为过敏原与鼻黏膜表面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刺激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引发打喷嚏反射,通过打喷嚏将过敏原排出体外。例如对花粉过敏的小儿,在花粉播散季节,每天可多次发作打喷嚏,每次可达数个至数十个。
二、全身症状
1.头痛
部分小儿鼻炎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尤其是鼻窦炎引起的鼻炎时更常见。这是因为鼻窦内炎症刺激鼻窦黏膜上的神经末梢,或者鼻窦内脓性分泌物积聚,压迫神经导致头痛。小儿鼻窦炎引起的头痛部位有一定规律,如上颌窦炎可引起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额窦炎可引起前额部疼痛,且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晨起后开始头痛,逐渐加重,午后减轻;筛窦炎头痛一般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蝶窦炎疼痛多位于头顶中央或枕部。不过小儿表述头痛可能不如成人准确,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小儿的不适表现来判断。
2.发热
感染性鼻炎,如急性病毒性鼻炎、细菌性鼻窦炎等可伴有发热症状。小儿感染性鼻炎时体温升高程度因感染病原体不同和小儿自身抵抗力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9℃之间;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相对较高,部分小儿可超过39℃。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小儿鼻炎都会发热,一些轻症的鼻炎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症状而无发热。
3.全身不适
小儿患鼻炎时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的表现,如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这是因为鼻腔通气不畅影响了小儿的睡眠质量,夜间睡眠不足导致小儿精神状态差;同时,鼻塞、流涕等症状使小儿呼吸不畅,身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以及炎症引起的全身反应,都会影响小儿的食欲和整体状态,小儿可能表现为不愿意玩耍、对平时喜欢的食物兴趣降低等。
三、不同类型鼻炎的特殊症状
1.过敏性鼻炎
除了上述局部和全身症状外,过敏性鼻炎小儿还可能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这是因为过敏性炎症可累及眼部结膜,出现眼结膜充血、水肿、瘙痒等表现。另外,部分小儿可能伴有皮肤症状,如湿疹,尤其是特应性体质的小儿,过敏性鼻炎常与湿疹等其他过敏性疾病同时存在。
2.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小儿主要以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超过3个月。鼻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流涕可为黏液性,小儿可能会经常擤鼻涕,且因长期鼻塞用口呼吸,可导致小儿面部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比如长期口呼吸可能使小儿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齐等(腺样体面容的早期表现)。
小儿鼻炎的症状因鼻炎的类型、病情轻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症状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小儿鼻炎要注重预防,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以减少小儿鼻炎的发生和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