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根部发黑牙龈萎缩的常见原因有牙周炎(由牙菌斑微生物引起,中老年人易患,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有牙周病史者复发风险高,表现为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刷牙方法不当(长期用硬毛牙刷等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发黑,青少年易因未养成正确习惯出现)、不良修复体(不合适修复体机械刺激致牙龈炎症萎缩、牙根发黑,安装后未定期检查维护易出现)。应对措施包括牙周炎要维护口腔卫生、进行治疗干预,纠正刷牙方法需普及正确刷牙法,处理不良修复体要评估调整修复体。
一、牙齿根部发黑牙龈萎缩的常见原因
(一)牙周炎
1.发病机制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不断堆积,其中的细菌及其毒素会刺激牙龈和牙周组织,导致牙龈发炎、出血,进而使牙龈萎缩。同时,炎症会破坏牙周膜和牙槽骨,使得牙齿支持组织丧失,牙根暴露,表现为牙齿根部发黑。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由于口腔卫生维护相对较差,且牙周组织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的退行性变化,更容易患牙周炎。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的病情,因为吸烟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局部免疫功能,使牙周组织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有牙周病史的患者,牙周炎复发的风险更高,更容易出现牙齿根部发黑和牙龈萎缩的情况。
2.相关表现
除了牙龈萎缩、牙根发黑外,还可能有牙齿松动、移位,口腔异味等表现。
(二)刷牙方法不当
1.发病机制
如果长期使用硬毛牙刷,或者刷牙时用力过猛、采用拉锯式刷牙方法,会过度磨损牙龈和牙颈部,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根表面的牙本质等结构暴露,可能会出现牙齿根部发黑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刷牙方法不当出现这种情况,但青少年如果没有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更容易发生。生活方式中如果没有重视正确刷牙,长期错误刷牙就会引发问题。一般没有特殊病史的人群,但如果本身有牙龈较脆弱等情况,错误刷牙更易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根发黑。
2.相关表现
主要是牙龈边缘呈波浪状退缩,牙根暴露部位可能有色素沉着等表现。
(三)不良修复体
1.发病机制
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不良修复体,会对牙龈和牙周组织产生机械刺激,导致牙龈炎症和萎缩。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菌斑,进一步刺激牙龈,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进而出现牙齿根部发黑。不同年龄使用修复体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中老年人佩戴假牙,如果假牙制作不合适,就容易引发问题。生活方式中如果安装了不合适的修复体,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导致牙龈和牙齿的问题。一般没有特殊病史,但如果修复体安装后没有定期检查维护,就易出现相关症状。
2.相关表现
牙龈红肿、出血,萎缩部位与修复体边缘相关,牙根暴露部位有发黑等情况。
二、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牙周炎的应对
1.口腔卫生维护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儿童和青少年应在家长帮助下正确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成年人要坚持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中老年人由于手部灵活性可能下降等原因,可选择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同时,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一般每6-12个月洗牙一次,及时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牙周炎的发展。
2.治疗干预
牙周炎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如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手段,如使用抗生素等,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二)纠正刷牙方法
1.正确刷牙指导
向不同年龄人群普及正确的刷牙方法。儿童要在家长教导下掌握巴氏刷牙法的基本要点,即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重复以上动作。成年人要严格按照正确方法刷牙,避免错误刷牙方式。
(三)处理不良修复体
1.修复体评估与调整
对于佩戴不良修复体的人群,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对修复体进行评估。如果修复体不合适,需要重新制作或调整。在制作新的修复体时,要确保其边缘密合,材质合适,减少对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刺激。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调整修复体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和口腔适应能力,逐步进行调整,让其有一个适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