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导致牙黄需先针对牙周炎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腔清洁、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牙周炎控制后根据牙黄原因改善,外源性染色可喷砂洁牙、冷光美白等,内源性染色可树脂/瓷贴面、全瓷冠修复,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牙周炎导致牙黄的治疗原则
牙周炎导致牙黄首先要针对牙周炎进行治疗,控制牙周炎症后,再考虑改善牙黄的情况。牙周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基础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刷牙方法基本相同,但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例如,6-12岁儿童,家长要监督其正确刷牙,保证牙齿的每个面都能清洁到。巴氏刷牙法是将牙刷毛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进人邻面,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牙线适用于一般的牙齿邻面清洁,对于老年人牙齿松动明显者,使用牙线要更加小心,避免损伤牙龈;间隙刷则适用于牙龈退缩、牙齿间隙较大的情况。
2.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
龈上洁治:由专业牙医使用超声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这是治疗牙周炎的第一步,通过龈上洁治可以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石和菌斑,减轻牙龈的炎症。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龈上洁治前要控制好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下,牙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
龈下刮治:在龈上洁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牙龈下方的牙石和菌斑,平整根面。龈下刮治对于牙周炎的治疗非常重要,能够消除牙周袋内的致病因素,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
二、改善牙黄的方法
在牙周炎得到控制后,可以根据牙黄的不同原因选择相应的改善方法。
(一)外源性染色导致的牙黄
1.喷砂洁牙:如果牙黄是由于长期吸烟、喝咖啡、喝茶等导致的外源性染色,可以考虑喷砂洁牙。喷砂洁牙是利用高压气流将特制的喷砂粉喷射到牙齿表面,去除牙齿表面的色素、菌斑等。喷砂洁牙对于牙齿表面的色素去除效果较好,但对于重度的四环素牙等效果不佳。
2.牙齿美白
冷光美白:在牙周炎控制稳定后,可以进行冷光美白。冷光美白是将过氧化氢等美白剂涂在牙齿表面,通过冷光激活美白剂,使其渗透到牙齿组织中,分解色素,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但对于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患有严重牙周炎未控制稳定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冷光美白。一般来说,冷光美白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染色食物,以维持美白效果。
(二)内源性染色导致的牙黄
1.树脂贴面或瓷贴面:如果牙黄是由于四环素牙、氟斑牙等内源性染色导致,且牙周炎已控制良好,可以考虑树脂贴面或瓷贴面修复。瓷贴面美观效果好,与牙齿的相容性高,但价格相对较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牙齿还在发育阶段,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瓷贴面修复,可等成年后根据牙周情况和牙齿发育情况再考虑。
2.全瓷冠修复:对于严重的牙体变色且牙周炎控制良好的患者,全瓷冠修复也是一种选择。全瓷冠可以很好地遮盖牙齿的颜色,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但需要磨除一定量的牙体组织,要谨慎选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牙周炎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牙周炎导致牙黄,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的规范性。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在治疗牙周炎时,要选择对儿童刺激性小的治疗方法,改善牙黄的方法要等儿童成年后牙周情况稳定且牙齿发育完成后再考虑,避免对儿童牙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二)孕妇
孕妇患有牙周炎导致牙黄时,治疗牙周炎要更加谨慎。基础治疗中的口腔清洁要由孕妇自己认真进行,龈上洁治一般可以在妊娠期4-6个月时进行,此时相对安全。改善牙黄的方法在妊娠期一般不建议进行,因为美白等治疗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要等产后牙周炎控制稳定后再考虑合适的改善牙黄方法。
(三)老年人
老年人患牙周炎较多,且常伴有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牙周炎时,要考虑全身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高血压患者进行牙周治疗时要注意血压的波动,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在改善牙黄时,要选择对老年人刺激性小、安全的方法,如喷砂洁牙相对较为温和,但也要根据老年人的口腔具体情况来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