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膝骨关节炎需从生活方式、日常起居、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生活方式上要适度有氧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及管理体重;日常起居要注意休息姿势和环境;饮食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钙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心理上要进行情绪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一、生活方式护理
1.运动护理
适度有氧运动:对于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例如游泳,在水中浮力可减轻膝关节负重,同时能锻炼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年龄较大或体质较弱的患者,游泳相对温和,能有效避免关节过度负重;而对于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还可选择慢走等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避免膝关节内翻或外翻。
关节活动度训练: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等关节活动度训练,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比如仰卧位,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对于老年患者,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晨起后及睡前进行,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引起疼痛加剧;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中青年患者,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但也需以不引起关节明显疼痛为度。
2.体重管理
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加重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症状。对于体重超标的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一般来说,体质指数(BMI)应控制在18.5-23.9之间。饮食上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比例。例如,每天减少500-1000千卡的热量摄入,同时结合运动,每周消耗3000千卡左右的热量。对于老年患者,体重管理要更加谨慎,避免因过度减重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可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中青年患者相对来说体重管理的耐受性较好,但也需注意循序渐进。
二、日常起居护理
1.休息与姿势
休息时的体位:休息时应选择合适的体位来减轻膝关节压力。例如,卧床休息时可在膝关节下方垫一个薄枕头,使膝关节保持轻度屈曲位,这样有助于减轻关节囊和韧带的张力。对于长期坐位的患者,要注意调整座椅高度,使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水平,避免膝关节过度屈曲或伸展。老年患者长时间坐位后容易出现膝关节不适,更要注意姿势调整;中青年患者若因工作等原因长时间坐位,也需定时起身活动膝关节。
避免不良姿势: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站立、跪位、蹲位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大的姿势。比如,尽量减少长时间跪擦地板等动作。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平衡能力可能下降,要特别注意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膝关节受伤;中青年患者若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跪蹲的工作,要定时更换姿势,减轻膝关节负担。
2.环境护理
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温暖,避免膝关节受凉。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导致膝关节周围血管收缩,加重关节疼痛和僵硬。可使用空调、暖气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左右,相对湿度在40%-60%为宜。对于老年患者,对寒冷的耐受性较差,更要注意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中青年患者在季节变化时也需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避免因环境因素加重病情。
三、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
摄入富含钙的食物: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对于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钙摄入。例如,多吃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达到800-1000毫克,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胃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可能下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中青年患者若饮食中钙摄入不足,也可通过增加富含钙食物的摄入来补充。
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抗氧化剂有助于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例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坚果、深色蔬菜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持关节软骨的健康;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功效,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类胡萝卜素如β-胡萝卜素等也对关节健康有益。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通过合理摄入这些食物来辅助改善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症状,老年患者可将这些食物纳入日常饮食计划,中青年患者可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此类食物的比例。
四、心理护理
1.情绪疏导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病程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又可能影响病情的恢复。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情绪疏导。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孤独感等问题,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和心理支持,通过与患者交流、倾听其诉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中青年患者若因疾病影响工作和生活,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可通过参加病友交流活动等方式,分享经验,缓解心理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