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前瘘管是怎么回事啊

来源:民福康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胚胎时期耳廓原基融合不全形成,多位于耳轮脚前,发病率约1.2%-2.2%,男女有别。无症状时多不易察觉,感染时局部红肿疼痛、化脓且易反复。通过体格检查、超声及CT等诊断,非感染期注意清洁,感染期先控感染再手术切除。预防靠保持耳部清洁,完整切除预后好,复发则易再感染。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胚胎时期耳廓原基融合不全形成,多位于耳轮脚前,发病率约1.2%-2.2%,男女有别。无症状时多不易察觉,感染时局部红肿疼痛、化脓且易反复。通过体格检查、超声及CT等诊断,非感染期注意清洁,感染期先控感染再手术切除。预防靠保持耳部清洁,完整切除预后好,复发则易再感染。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是由于胚胎时期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所形成的遗迹性瘘管。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瘘管的结构特点

瘘管的内部覆盖有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结构。

瘘管的走行多样,大多较细,可分支,有的还可深入到耳廓软骨甚至乳突部等位置。

2.发病情况

发病率: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2%-2.2%,男女均可发病,不过男性略多于女性。

发生部位:多位于耳轮脚前,也可出现在耳廓的其他部位,如耳屏、耳垂等区域。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表现

1.无症状期

很多患者在出生时就存在先天性耳前瘘管,但可能长期没有任何症状,仅在局部皮肤上可见一个小小的凹陷,一般不易被发现,多在无意中触摸或因其他耳部相关检查时被发现。

2.感染期表现

局部红肿、疼痛:当瘘管受到细菌感染时,首先出现的症状往往是瘘管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按压时疼痛可加重。随着感染的进一步发展,红肿范围可能逐渐扩大,局部可触及硬结。

化脓:感染继续进展,局部可形成脓肿,表现为红肿处中央变软,有波动感。如果脓肿自行破溃,会流出少量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反复感染:先天性耳前瘘管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反复发作。每次感染都会使局部炎症加重,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反复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粘连等情况,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例如,儿童患者如果发生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由于其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对疾病的描述和表达可能不太准确,家长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可能会反复迁延不愈。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断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详细的耳部检查,首先能发现耳前的凹陷性小孔,按压小孔周围时,部分患者可挤出少量白色黏稠样或豆腐渣样分泌物,这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瘘管的走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瘘管的复杂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例如,对于瘘管分支较多、走行复杂的患者,超声检查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规划手术方案,避免遗漏瘘管分支导致复发。

CT检查:能更精准地显示瘘管与耳廓软骨、乳突等结构的关系,尤其对于那些瘘管走行较深、位置复杂的病例,CT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手术计划。不过,儿童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问题,要在必要时谨慎选择,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治疗

1.非感染期的处理

在瘘管没有发生感染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用手挤压瘘管周围,防止引起感染。家长要告知儿童患者不要随意触摸耳前瘘管部位,保持耳部皮肤的清洁卫生,例如可以用清水轻轻擦拭耳前局部,但要避免用力揉搓。

2.感染期的处理

控制感染:当发生感染时,首先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如果已经形成脓肿,则需要进行切开引流,将脓液排出,以缓解症状,控制炎症。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出现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形成的情况,切开引流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同时要加强局部的护理,定期换药。

手术治疗:感染控制后,一般建议进行手术切除瘘管。手术是彻底治愈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唯一方法。手术需要完整切除瘘管及其分支,否则容易复发。手术时机的选择一般是在感染控制后3个月左右,此时局部炎症反应较轻,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也能降低复发的风险。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家长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术后要注意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包括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等,促进伤口的愈合。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预防及预后

1.预防

由于先天性耳前瘘管是遗传性疾病,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通过保持耳部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等,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家长要注意儿童的耳部卫生,教育儿童不要用不清洁的物品接触耳前瘘管部位。

2.预后

如果能够完整切除瘘管,一般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但如果瘘管切除不彻底,很容易复发,再次出现感染等情况。儿童患者在术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会快一些,但也需要密切观察,家长要关注患儿术后耳部的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主要是指患者耳轮脚前存在狭窄小管的一种先天性外耳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婴儿耳朵上有个小孔是怎么回事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婴儿耳朵上有个小孔原因有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中耳炎等。 1.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腮沟发育不完善造成的耳前或耳后部位瘘道。这种瘘道可能出现在耳屏与耳廓之间的前方,有时也可开口于耳轮脚与耳廓之间。 2.急性中耳炎 如果婴儿得了急性中耳炎,病情严重时,感
耳朵旁边有个小孔怎么办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耳朵旁边有个小孔,医学上称为先天性耳前瘘管。如果没有感染,通常不需要治疗,但日常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注意饮食、观察症状等。 1.保持局部清洁 用温水清洗瘘口周围,避免污垢积聚。 2.避免挤压 不要用手或其他物品挤压瘘口,以免引起感染。 3.注意饮食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4
先天性耳前瘘管危害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如果没有发生感染,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但是,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生感染时,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破溃、耳廓软骨膜炎、耳廓畸形等危害。 1、局部皮肤破溃 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生感染后,会导致瘘管周围皮肤红肿、溢脓、疼痛等。如果是感染症状比较严重,患者还可出现局部皮肤隆起、皮肤多处破溃、溢脓等症状
先天性耳前瘘管该如何治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不要随意触摸或搔抓患处,防止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影响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 患者病变部位皮肤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
先天性耳前瘘管该如何预防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减少不良刺激、避免损伤等方式可以预防感染。 1.保持皮肤清洁 患者应该坚持每天用温和的清水清洁局部皮肤,减少油脂分泌和污垢堆积,保持皮肤卫生,防止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 2.减少不良刺激 患者平时需要注意避免用力搔抓或摩擦患处皮肤,减轻耳前瘘管受到的不良
先天性耳瘘手术危险吗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瘘一般指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有一定的危险。 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原理是在病变位置做一个小切口,而后经小切口将病变组织切除,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手术过程中如果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面神经、腮腺等结构,从而引起面瘫,部分患者可能因切除不彻底出现感染的情况,所以手术有一定危险。 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
先天性耳前瘘管怎么治疗啊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如果没有发生感染,患者没有不舒服的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局部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或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控制感染。 3.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进行瘘管切除术治疗,如果有脓肿形成,需要
先天性耳前瘘管具体原因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具体原因分为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等。 1、基本病因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遗传疾病,大多数患者患病是由于家族遗传。遗传基因导致的先天性耳前瘘管胎儿在生长的第六周,耳廓形成出现异常,导致耳廓融合不全引起瘘管。 2、诱发因素 如果孕妇长时间生活在有致畸剂的环境中,容易导致胎儿
先天性耳前瘘管什么原因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基本病因是遗传因素,诱发因素是环境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病因 由于患者存在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家族遗传史,则患病风险相对高于正常人群。 二、诱发因素 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会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先天性耳前瘘管。 如果合并感染,患者可遵医嘱应用阿莫西林克拉
先天性耳前瘘管严不严重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否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有皮肤表面小凹孔,一般不会对机体造成明显不良影响,所以是不严重的。但如果是局部出现感染,瘘管可逐渐形成开口,周围还会出现肿痛、溢脓等表现,并且感染可反复发作,此时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应首先控制炎症感染,并
先天性耳前瘘管严重吗
刘晓微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存在先天性耳前瘘管病,并不严重,主要因为孩子在发育过程当中,导致耳前发育畸形,对孩子的身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先天性耳前瘘管位于耳前,其瘘管孔径很小,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对孩子的美观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所以不需要特殊处理。在怀孕时,需注意避免接触辐射,不要在孕早期感染病毒,否则易导致孩子畸形的发生。
左耳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什么意思?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一般是由于胚胎发育期间形成的,然后出现耳廓组织发育不全引起的疾病。一般先天性耳前瘘管,只要不发炎,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是不需要做治疗的。一般平时要注意局部的卫生,避免感染。如果是出现感染的情况,需要抗感染治疗。如果形成化脓了,那就需要切开引流,治愈后需要手术切除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后
张佰君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三甲
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后,术区需要加压包扎三天,以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在加压包扎三天后局部换药,同时在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如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等来预防感染。在术后一周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区域需要拆线,通常患者即可恢复,在术后需要观察两周,瘘管有无淡黄色脓液或者是囊液流出,如果有囊液流出,需要及时的换药,继续加压包扎,以防止瘘管残留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