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感染败血症是因早产儿免疫系统等不完善易发生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病因包括病原体及自身因素,临床表现有一般和特殊表现,诊断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抗感染和支持治疗,预防涉及孕妇保健、产时防护及早产儿护理,同时早产儿护理有保暖、营养支持、感染防控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一、早产儿感染败血症的定义
早产儿感染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早产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由于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等原因,更容易发生感染败血症。
二、病因
1.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真菌等。早产儿出生后,皮肤、黏膜、脐部等部位容易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比如脐部护理不当,细菌可从脐部进入血液循环。
感染途径可能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宫内感染多因孕妇有感染性疾病,病原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产时感染常因胎膜早破时间过长等导致;产后感染则可能是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等。
2.早产儿自身因素
早产儿免疫系统不成熟,中性粒细胞产生及储备均少,杀菌能力弱;T细胞功能不足,细胞免疫功能较差;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低下,对多糖类抗原反应差等,使得早产儿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弱,容易发生感染败血症。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早产儿可能出现体温不稳定,可表现为体温不升或体温波动,因为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还可能有反应差,如嗜睡、拒奶等,吸吮无力,哭声低微等。
皮肤可能出现黄疸,且黄疸程度重、进展快,因为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
2.特殊表现
呼吸系统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急促等,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
消化系统可能有呕吐、腹胀、腹泻等表现,由于感染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神经系统可能出现前囟隆起等颅内感染的表现,如果感染扩散至中枢神经系统。
四、诊断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现象等。通过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大致情况。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通过抽取血液进行细菌等病原体培养,若能培养出致病菌则可确诊。但血培养需要一定时间,在等待结果期间可根据经验使用抗生素。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感染发生后迅速升高,可作为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CRP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2.影像学检查
如怀疑有颅内感染等情况,可进行头颅超声或头颅CT等检查,帮助明确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病变。
五、治疗
1.抗感染治疗
根据血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在药敏结果出来前可根据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比如对于早发型败血症(生后7天内起病),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可选用氨苄西林等;对于晚发型败血症(生后7天以后起病),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选用苯唑西林等。
2.支持治疗
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维持体温稳定,可将早产儿置于暖箱中,根据其体重、日龄等调节暖箱温度。
营养支持:保证早产儿充足的营养供给,可通过静脉营养或母乳喂养等方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因为早产儿自身营养储备不足,感染后对营养的需求增加。
维持内环境稳定:监测电解质、血气等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比如当出现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时,要及时进行相应的纠正治疗。
六、预防
1.孕妇保健
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发生感染性疾病,如有感染要及时治疗。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感染隐患。
2.产时防护
产房要严格消毒,医护人员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早产儿产时感染的机会。对于胎膜早破时间较长的孕妇,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感染。
3.早产儿护理
加强早产儿的皮肤、黏膜、脐部等部位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脐部要定期消毒,避免感染。接触早产儿的人员要注意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合理喂养,提高早产儿的机体抵抗力。
七、特殊人群(早产儿)护理的人文关怀
1.保暖方面
暖箱的温度调节要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精细调整,在调整温度过程中要轻柔操作,避免对早产儿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体温变化,以舒适为原则进行温度调整,让早产儿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减少因温度不适带来的不适感。
2.营养支持方面
对于母乳喂养的早产儿,要关注母亲的心理状态,鼓励母亲坚持母乳喂养,向母亲讲解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重要性,缓解母亲可能存在的焦虑等情绪。对于需要静脉营养的早产儿,要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减少对早产儿血管的损伤,同时要关注早产儿在营养支持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营养方案,以保证早产儿舒适地获取营养。
3.感染防控方面
在护理早产儿时,要向家属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让家属理解并积极配合。比如讲解脐部消毒的正确方法等,让家属参与到早产儿的护理中,同时要给予家属心理支持,缓解家属因担心早产儿感染而产生的紧张情绪,营造一个有利于早产儿康复的家庭氛围。



